[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逻辑追溯的星敏感器空间布局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56690.1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7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永;靖法;徐春生;高秀会;夏永泉;王禹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15;G01C2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逻辑 追溯 敏感 空间布局 方法 | ||
1.一种基于逻辑追溯的星敏感器空间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根据卫星姿态控制精度要求选取对应一体化星敏感器,利用doors系统对一体化星敏感器初始参数进行管控;
(2)根据星敏感器安装区域原则确定星敏感器安装点区域,对星敏感器进行区域内随机安装,并根据当前安装点确定星敏感器的视场点;
(3)根据目标恒星选取原则预设两颗参考目标恒星,根据星敏感器视场要求判断是否可以通过星敏感器对两颗参考目标恒星进行识别,若可以通过星敏感器对两颗参考目标恒星进行识别,则进入步骤(4),否则,返回步骤(2)对星敏感器安装点进行调整;
(4)在步骤(3)的基础上,判断星敏感器于当前安装点是否可以满足卫星与星敏感器的光机热羽流测试要求,若满足光机热羽流测试要求,则于当前安装点进行星敏感器安装,否则返回步骤(2)对星敏感器安装点进行调整,其中,所述光机热羽流测试要求具体为光学、机械、热控及羽流分析测试要求;
(5)对安装后的星敏感器加装星模,判断加装后的星敏感器是否满足与卫星的相对安装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追溯的星敏感器空间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星敏感器安装区域原则具体为:
于卫星背地面外表面及卫星承力筒中心线交点作为背地板坐标原点,于卫星背地面预设四个象限,以背地板坐标原点为中心,以1800~2000为直径作为禁用布局区域,并以包络外区域中距离所有蓄电池外轮廓边缘300mm处剩余区域作为星敏感器安装点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追溯的星敏感器空间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恒星选取原则具体为:
(1)所选目标恒星星等需满足条件如下:目视星等大于+5等;
(2)其中一颗目标恒星与卫星位置连线及另一颗目标恒星与卫星位置连线的夹角满足小于视场夹角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追溯的星敏感器空间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星敏感器能否对两颗参考目标恒星进行识别的方法具体为:
以视场点为中心,判断各目标恒星与视场点连线及视场光轴方向的夹角、二分之一视场角大小,若所述夹角小于二分之一视场角,则对应目标恒星位于星敏感器识别范围内,否则目标恒星不能被识别,认为恒星能够在星敏像面敏感成像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追溯的星敏感器空间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热羽流测试要求具体包括:
散热能力测试:采用辐射器进行散热,选取满足具体型号任务所需的辐射器类型,并对当前安装点辐射器所需的散热能力进行布局分析及散热面分析,若所选辐射器类型满足当前安装点辐射器所需的散热能力需求,则通过散热能力测试;
星敏感器支架测试:根据星敏感器安装所需强度及刚度要求,设计满足结构安全裕度要求的支架结构,并利用准静态载荷进行校验,判断在当前安装点星敏感器支架是否适配,若适配,则通过星敏感器支架测试;
杂光抑制角测试:以视场与视场内干涉相交物投影在干涉点处视场剖切面的最大外径的点与视场点连线与光轴方向夹角计算视场杂光抑制角,判断当前杂光抑制角是否满足当前安装点的杂光抑制角需求;
推力器羽流影响测试:在当前所选安装点下,将推力器羽流模拟成纺锤形来分析推力器羽流对星敏感器视场的影响,如果纺锤形模型进入星敏视场区域,则认为星敏视场受影响,反之星敏视场不受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追溯的星敏感器空间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器选用L型板或箱式或方板式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追溯的星敏感器空间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星敏感器支架可选用镁合金材料或钛合金材料或铝合金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追溯的星敏感器空间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光抑制角需求为杂光抑制角范围内无干涉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逻辑追溯的星敏感器空间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安装要求具体为:对当前安装点安装的星敏感器加装星模后,星敏感器与其他星上设备位置不冲突,且保留安装操作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6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的除锈工艺
- 下一篇:延迟数据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