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任务界面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6392.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8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龙;董程凤;勾军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3/04817;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聂小培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务 界面 管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任务界面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可用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终端,能够实现快速切换应用程序,简化用户操作。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设置有任务区域;响应于预设操作,电子设备确定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优先级顺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包括电子设备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预设操作包括:解锁操作、切换至桌面的操作或者点击任务区域启动按钮的操作;电子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优先级顺序,在任务区域按照预设规则显示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图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任务界面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又可描述为车机)等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子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数量不断增加。用户需要经常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切换,以使用不同应用程序提供的不同服务和功能。
目前,在电子设备中设置多任务界面,以实现多个应用程序间的切换。多任务界面中通过层叠、堆叠或并排等排列方式来显示电子设备已启动的多个应用程序(任务)对应的卡片。其中,多任务界面中的卡片界面对应于用户退出应用程序时的界面。用户通过点击多任务界面上的卡片,前台运行卡片对应的应用程序。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通过并排显示的方式,横向均匀分布的将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卡片并排排列在电子设备显示屏上。由于受电子设备显示屏大小限制,图1中只能完整的显示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的卡片,其余应用程序对应的卡片只能显示部分内容。因此,当已启动运行的应用程序过多时,用户只能通过在显示屏上左右滑动以查找想要启动的应用程序,非常耗时,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任务界面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快速切换应用程序,简化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任务界面管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设置有任务区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预设操作,电子设备确定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优先级顺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包括电子设备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预设操作包括:解锁操作、切换至桌面的操作或者点击任务区域启动按钮的操作;电子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优先级顺序,在任务区域按照预设规则显示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图标。
如此,若电子设备正在运行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并检测到用户的解锁操作,则可以根据预测的用户启动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可能性,判断这些应用程序的优先级顺序,并根据优先级顺序将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图标显示于任务区域中。进而,用户可以在任务区域中快速锁定想要启动的应用程序,并可以直接通过对任务区域中显示的图标的操作,驱动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如启动对应的应用程序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确定一个或多个的优先级顺序,包括:电子设备根据应用程序数据确定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优先级顺序,应用程序数据包含如下一项或几项:应用程序的启动时间、应用程序的启动地点、应用程序的启动频率、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长。
如此,电子设备基于应用程序数据,获得用户启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可能性大小,根据该可能性大小即优先级顺序将应用程序图标排列显示于任务区域中。其中,应用程序数据包括与用户相关的用户使用数据,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推荐的应用程序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示例性的,用户在每天早上8点都会使用支付宝进行付款买早餐。那么,当用户在早上8点解锁手机,电子设备预测此时用户可能会启动支付宝,则将支付宝判断为优先级最高的应用程序,显示在任务区域中用户最容易操作的显示位置,使得用户可以快速锁定并启动支付宝,而不必再进行查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优先级顺序,在任务区域按照预设规则显示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包括:电子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优先级顺序,按照任务区域中显示位置的优先级顺序,显示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喇叭支架
- 下一篇:采样时钟相位失配误差估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