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数据线接头及移动显示控制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56301.5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克西铁道电子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4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蔡彭君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数据线 接头 移动 显示 控制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显示控制器的绝缘数据线接头及移动显示控制器,其中数据线接头包括接头外壳、设于接头外壳中的多个针脚、针脚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以及用于连接线缆的输入部,接头外壳上设有用于第一触点露出的第一通孔和用于第二触点露出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位于接头外壳的前端,第二通孔位于接头外壳的上表面,数据线接头还包括绝缘片,该绝缘片可拆卸式拦截固定于接头外壳上并覆盖所有第二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金属针脚上覆盖绝缘塑料片,机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不会造成该接头与显示器金属外壳短路引起的显示不良。从而提高机车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显示控制器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显示控制器的绝缘数据线接头及移动显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道交通移动计算机上的显示器数据线插入显示器后,显示器会出现花屏,当计算机出现显示不良问题时,司机将无法及时、准确的从计算机显示器上读取信息,严重时会引发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人对此展开了研究,最终发现,原因是由于机车在运行时产生振动,该振动有时会引起显示器数据线接头上的金属针脚碰触显示器插入口处的金属外壳造成短路,从而引起显示器出现如花屏或者黑屏等显示不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有技术人员反映可以采购新的接头,每个针脚只保留一个触点,从而避免裸露的针脚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案虽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却会带来新的问题,零部件的复用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移动显示控制器的绝缘数据线接头及移动显示控制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移动显示控制器的绝缘数据线接头,其中,移动显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数据线接头,数据线接头连接通过线缆连接至控制器本体,数据线接头包括接头外壳、设于接头外壳中的多个针脚、所述针脚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以及用于连接线缆的输入部,所述接头外壳上设有用于第一触点露出的第一通孔和用于第二触点露出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接头外壳的前端,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接头外壳的上表面,所述数据线接头还包括绝缘片,该绝缘片可拆卸式拦截固定于接头外壳上并覆盖所有第二通孔。
所述绝缘片的厚度为0.2mm~0.5毫米。
所述绝缘片的厚度为0.3毫米。
所述绝缘片通过双面胶连接接头外壳上。
所述绝缘片为塑料片。
一种移动显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数据线接头,所述数据线接头连接通过线缆连接至控制器本体,所述数据线接头包括接头外壳、设于接头外壳中的多个针脚、所述针脚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以及用于连接线缆的输入部,所述接头外壳上设有用于第一触点露出的第一通孔和用于第二触点露出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接头外壳的前端,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接头外壳的上表面,所述数据线接头还包括绝缘片,该绝缘片可拆卸式拦截固定于接头外壳上并覆盖所有第二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金属针脚上覆盖绝缘塑料片,机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不会造成该接头与显示器金属外壳短路引起的显示不良,从而提高机车运行安全。
2)厚度在0.2mm到0.5mm,这样既能保证数据线插头能顺利插入显示器插口,又能确保数据线接头上的金属针脚在机车振动时不会碰触显示器金属外壳而造成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数据线接头的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数据线接头的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克西铁道电子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帕克西铁道电子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