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残疾人的智能家居环境个性化定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6064.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9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卢暾;唐祥轩;丁向华;张鹏;顾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38;G06Q30/06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残疾人 智能 家居环境 个性化 定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面向残疾人的智能家居环境个性化定制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设计事件触发规则范式,设计事件触发规则模型,设计事件触发规则引擎,构建服务组件模型;本发明通过设计基于唯一事件源的事件触发规则引擎,为用户提供一种贴近自然语言的家居自动化服务编辑方法,降低家居自动化服务的编辑难度;同时根据服务组件的设备类型和功能类型,对服务组件进行了封装和抽象,进一步屏蔽不同软硬件设备底层实现的复杂性,保证服务组件统一简洁的用户体验。本发明可满足向残疾人的智能家居个性化定制服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残疾人的智能家居环境个性化定制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对改善残疾人的家居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于残疾人智能辅具和环境交互技术,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残疾的身体缺陷,帮助他们独立进行日常生活。然而,相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复杂性而言,目前的智能家居系统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这些智能家居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相对单一,个性化支持程度不高。残疾人相对于正常人而言,由于残疾类型、残疾程度以及家庭环境因素的不同,他们对于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差异更加明显,而这些智能家居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大多由系统开发商制定,用户无法进行修改。虽然部分系统提供预定义规则和人工智能预测等技术,尝试为用户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支持,但是用户的定制化程度仍然极其有限。其次,智能家居系统服务开发周期长,迭代难度大,很难适应残疾人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实时性需求。由于智能家居系统服务的开发具备很强的技术因素,往往都是由计算机技术人员根据具体需求,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所以从需求确定到编程实现以及测试维护都需要很长的开发周期,用户的实时性需求难以满足。
发明内容
为了让智能家居系统能够满足残疾人复杂多变的实际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残疾人的智能家居环境个性化定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面向残疾人的智能家居环境个性化定制方法,是基于终端用户开发相关技术的。该方法不仅能够让残疾人及其家人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定制家居自动化方案,而且通过服务组件封装的方法屏蔽了软硬件设备的复杂性,降低残疾人及其家人编辑家居自动化服务的难度。
本发明提出的面向残疾人的智能家居环境个性化定制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一)设计事件触发规则范式
长期以来,无论是普通的智能家居系统还是残疾人智能家居系统,它们所提供的家居服务方案都是由开发商制定,并由拥有丰富经验的计算机开发人员实现,具备很强的技术元素。如果将家居服务的设计从开发者手中移交到残疾人及其家人手中,那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这些最终用户往往缺少计算机知识背景,无法使用计算机语音完成家居服务的开发。因此,为了让残疾人及其家人能够根据家庭的实际状况定制符合实时需求的家居自动化方案,需要为他们提供一种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家居自动化定制方法。
终端用户开发相关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它被用来解决软件设计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软件使用情况不断变化,现实环境复杂多变以及未来需求的不可预测。通过对以往的终端用户开发工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基于事件触发规则的终端用户开发工具具备较高的优势,能够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将一些自动化的服务表现出来,使得普通的非计算机用户也可以参与到服务方案的设计和开发中。
基于终端用户开发相关技术,结合残疾人智能家居环境的实际需求,本发明权衡了规则的表达性和易用性,并从稳定性和性能角度触发,对已有的事件触发规则方式进行扩充和调整,设计了以唯一事件源为核心的事件触发规则范式:
Once Event, match Condition1, Condition2…, take Action1,Action2…
Event: 事件源,触发规则范式执行的事件源,事件源唯一;
Condition: 条件上下文,规则范式被触发时需要进行条件上下文校验,条件可以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人体姿态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