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土围护墙-灌注桩悬臂式组合支护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4893.7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1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卢辰;许大鹏;郑建建;何剑平;王国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31320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护结构 围护墙 水泥土搅拌桩 组合支护 钻孔灌注桩 侧向位移 工程施工 基坑开挖 施工条件 周边环境 沉降 灌注桩 水泥土 悬臂式 压顶板 可用 隆起 受限 混凝土 变形 地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土围护墙‑灌注桩悬臂式组合支护,包括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其特征在于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外侧套打钻孔灌注桩形成组合支护;组合支护顶设置混凝土压顶板,增加围护结构整体性;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内侧基坑底进行坑底加固,增大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控制顶底隆起变形。本发明可用于围护结构施工条件受限或坑外有需保护构(建)筑物的情况,可在不增大围护结构宽度的条件下有效增大围护结构刚度,减少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及坑外地表沉降,降低对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工程施工周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泥土围护墙-灌注桩悬臂式组合支护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区中新建构(建)筑物时需要大量的基坑支护工程,其施工条件往往是受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现状城区一般布局规整、空间紧凑、地下管网错综复杂,施工空间往往会会受到周边构(建)筑物和管线的限制,基坑一般不具备放坡开挖条件。(2)新建构(建)筑期间需确保周边管线及构(建)筑物的正常运行,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周边构(建)筑物、地下管线的位移。(3)距离周边居民区较近的工程,应避免长时间施工,施工期间需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受到上述几个方面的限制,新建构(建)筑物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存在很大挑战,软土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设计则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土围护墙-灌注桩悬臂式组合支护,用于围护结构施工条件受限或坑外有需保护构(建)筑物的情况,可在不增大围护结构宽度的条件下有效增大围护结构刚度,减少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及坑外地表沉降,降低对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工程施工周期,克服传统支护方式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措施是:一种水泥土围护墙-灌注桩悬臂式组合支护,包括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其特征在于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外侧套打钻孔灌注桩形成组合支护;组合支护顶设置混凝土压顶板,增加围护结构整体性;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内侧基坑底进行坑底加固,增大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控制顶底隆起变形。
进一步地,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内插入钢管和插筋,钢管插入到基坑底以下1~2m,插筋长1~2m,增大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抗弯强度。
进一步地,灌注桩钢筋、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内的插筋和钢管锚入混凝土压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支护可用于开挖深度在3~7m的基坑工程,根据拟建构(建)筑物的埋深要求确定。
进一步地,一种水泥土围护墙-灌注桩悬臂式组合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行施工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然后在外侧套打钻孔灌注桩,利用水泥土搅拌桩与钻孔灌注桩之间的粘结力形成整体,共同变形,协同受力,形成组合支护;
B、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内插入钢管和插筋,增大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强度;
C、组合支护顶设置混凝土压顶板,灌注桩钢筋、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内的插筋和钢管锚入压顶板,增加围护结构整体性;
D、基坑底施工一定范围的坑底加固,增大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控制顶底隆起变形。
本发明的组合支护中,灌注桩位于围护结构外侧受拉区,主要承受拉力,水泥土主要承受压力,形成组合支护后可改善围护结构受力性能,增大围护结构刚度。该组合支护形式为悬臂式结构,开挖时无需设置内支撑,可有效缩短工期。本发明可用于围护结构施工条件受限或坑外有需保护构(建)筑物的情况,可在不增大围护结构宽度的条件下有效增大围护结构刚度,减少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及坑外地表沉降,降低对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工程施工周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水平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4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管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土木桥梁施工用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