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54824.6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天;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11/54 | 分类号: | C07C211/54;C07C211/61;C07D333/76;C07D307/91;C07D213/74;C07C211/58;C07D401/12;C07D471/04;C07D215/38;C07D403/12;C07D409/04;C07D519/00;C07D40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该含氮化合物能够改善电子元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用于实现电致发光或者光电转化的电子元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类电子元件,例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者光电转化器件,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能量转化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阳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
举例而言,当电子元件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有机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有机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有机发光层对外发光。
现有技术中,如美国专利US09/632348记载了一些新的电致发光材料。然而,依然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发明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用于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所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
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30的杂亚芳基;
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1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30的杂芳基;
其中,L、Ar1和Ar2上的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氘、硝基、羟基、烷基、环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甲硅烷。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含上述的含氮化合物。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电子元件。
本申请的含氮化合物引入了降冰片基作为取代基,相较于支链烷基等取代基可以大幅减少由于分子旋转、振动、构象改变等引起的能量损失,使得含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热性。不仅如此,该含氮化合物将降冰片基引入到三芳基胺的分支之间,精细调节胺与各个芳基成键键角与共轭程度,从而起到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电压、提高发光效率和提升寿命的效果,也可以起到提高光电转化器件的开路电压、提高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光电转化器件的寿命的效果,进而可以提高应用该含氮化合物的电子元件的性能。本申请的含氮化合物引入降冰片基以调节电子元件的性能,克服了引入金刚烷基所导致的制备困难、成本高昂、热稳定差的缺陷,能够降低电子元件的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4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