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畜禽粪污为原料两阶段发酵生产中链脂肪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4286.0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董红敏;张万钦;尹福斌;朱志平;曹起涛;陈永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7/40 | 分类号: | C12P7/40;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征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畜禽 原料 阶段 发酵 生产 脂肪酸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畜禽粪污为原料两阶段发酵生产中链脂肪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先将污泥进行热处理;B、一级发酵阶段生产短链脂肪酸;C、二级发酵阶段生产中链脂肪酸。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畜禽粪污生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预先将污泥进行热处理;②、发酵阶段生产短链脂肪酸。本发明生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不仅发酵前热处理污泥降低了有机酸甲烷化,发酵系统控制为碱性强化了持续酸化过程,大幅度提高了短链脂肪酸的产量。本发明两阶段发酵的方法使约60%的短链脂肪酸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中链脂肪酸,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畜禽粪污为原料两阶段发酵生产中链脂肪酸的方法,以及一种利用畜禽粪污生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污,厌氧消化技术是当前处理畜禽粪污的有效途径之一。畜禽粪污厌氧消化过程可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两种产品,以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如何使畜禽粪污高效产甲烷。但近年来研究发现,由于畜禽粪污C/N比较低,其单相厌氧消化过程中易出现高氨氮抑制产甲烷菌代谢活性的问题,造成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稳定性差,甲烷产率低。而相对于甲烷,畜禽粪污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更广泛的应用途径,如用于合成聚羟基脂肪酸脂(PHA)、中链脂肪酸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厌氧消化系统中通常含有产酸菌和产甲烷菌两大功能菌群,因此如何降低系统中产甲烷菌的代谢活性,阻断畜禽粪污的甲烷化过程,使厌氧消化停留在产酸阶段,实现有机物的定向有机酸转化具有可创性。近年来,相关发明者采用厌氧酸化工艺进行了有机废弃物的厌氧产酸方面的研究;如专利CN102583917B公开了一种强化市政污泥厌氧产酸的预处理方法,CN105132475A公开了一种剩余污泥蒸汽爆破预处理后厌氧发酵产酸的方法,CN102586344B公开了一种加热循环污泥厌氧发酵高效生产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CN100526469C公开了采用添加产甲烷菌抑制剂的方式实现污泥定向产乙酸;CN103923951A公开了采用超声/酸预处理的方法强化餐厨垃圾的定向厌氧产酸,CN103509829A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联合剩余污泥发酵制乙酸和丁酸的方法,CN105603011A公开了一种利用餐厨垃圾发酵制备乙酸的方法及所使用的装置。总结发现,现有有机物的酸化工艺多针对市政污泥和餐厨垃圾开展,而针对畜禽粪污的厌氧定向酸化尚未见报道。
在利用有机废弃物厌氧工艺制备高附加值中链脂肪酸方面,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陈哲柯等以剩余污泥为原料,其厌氧发酵液进行链式延长反应初步获得了己酸(陈哲柯.基于厌氧发酵的剩余污泥产中链脂肪酸研究.湖南大学,2018);也有研究表明,以食品废弃物和城市有机生活垃圾为原料,通过两阶段厌氧发酵工艺可产生高浓度的己酸。现有研究多采用市政污泥、食品废弃物和城市有机生活垃圾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产品,而利用畜禽粪污生产中链脂肪酸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发明以成分复杂的畜禽粪污为原料,通过两阶段厌氧消化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中链脂肪酸,尤其是生产的中链脂肪酸中含有高工业应用价值的庚酸,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新思路。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以畜禽粪污为原料两阶段发酵生产中链脂肪酸的方法,为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新思路。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畜禽粪污为原料两阶段发酵生产中链脂肪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先将污泥进行热处理;
B、一级发酵阶段生产短链脂肪酸;初始pH值为10,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为9.0-10.0;
C、二级发酵阶段生产中链脂肪酸:正己酸、正庚酸、正辛酸。
其中,步骤A所述热处理为70-90℃水浴3-5h,优选85℃水浴加热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4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