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更换断路器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53833.3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6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H01H7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更换 断路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断路器的方法。本便于更换断路器的方法,更换断路器时,后拉移动板,使得第一导电插杆脱离断路器的插孔,以便于断路器的拆卸,此时导电滑块位于第一导电轨与第二导电轨之间,通过导电线的作用,实现了第一接线块与第二接线块的暂时短路,确保用电设备的不间断用电。本发明所述的便于更换断路器的方法,更换断路器时,通过第一接线块与第二接线块的暂时短路确保用电设备的不间断用电,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断路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主要是能在电路异常时自动切断电路,大大提升了电路的安全性。
断路器是易损件,损坏后需要进行更换维护。部分对电路安全要求严格的场所,甚至需要定期进行断路器的更换。另外,断路器更换时,通常需要先断开线路的总电源,导致其他断路器正常的线路也断电,整条线路上的用电设备全部停机,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断路器的方法,在更换断路器时,无需断电,确保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更换断路器的方法,包括:更换断路器时,后拉移动板,使得第一导电插杆脱离断路器的插孔,以便于断路器的拆卸,此时导电滑块位于第一导电轨与第二导电轨之间,通过导电线的作用,实现了第一接线块与第二接线块的暂时短路,确保用电设备的不间断用电。
进一步,通过将固定板设置在绝缘底座上表面的前端,移动板活动设置在绝缘底座上表面的尾部,以便于移动板沿绝缘底座前后移动;
通过绝缘底座上表面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接线块,且第一接线块一侧一体化设置有水平向前延伸的第一导电轨,绝缘底座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导电轨平行的第二导电轨,以使第一导电轨和第二导电轨围成一段燕尾槽结构;
通过在移动板中预埋有与第一接线块一一对应的导电块,且导电块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燕尾槽结构中的导电滑块,以使移动板可以沿燕尾槽结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通过导电块上设置有延伸至移动板前方的第一导电插杆,且第一导电插杆与断路器底端的插孔对应,以便于对断路器的定位和导电。
进一步,通过固定板中设置有与第一接线块一一对应的第二接线块,且固定板上设置有向下延伸至第二接线块中第二螺钉孔,以便于第二接线块与供电线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通过第二接线块上设置有延伸至固定板后方的第二导电插杆,且第二导电插杆与断路器顶端的插孔对应,以便于实现断路器的导电插接以及固定。
进一步,通过绝缘导轨、固定板和绝缘底座一体化设置,以提高绝缘的稳定性。
进一步,通过将绝缘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沿第二导电轨前端延伸的绝缘导轨的前端与第一导电轨前端齐平,且绝缘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碰珠,在移动板被前推而使得导电滑块位于第一导电轨与绝缘导轨之间时,第一碰珠位于移动板的下方,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碰珠对应的球面定位凹槽,以便于进行电路的导通和管理。
进一步,通过绝缘底座上设置有位于第一碰珠后方的第二碰珠,在移动板被后拉而使得导电滑块位于第一导电轨与第二导电轨之间时,第二碰珠位于移动板的下方,以便于实现移动板的限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便于更换断路器的方法,更换断路器时,后拉移动板,使得第一导电插杆脱离断路器的插孔,方便了断路器的拆卸,这时,导电滑块位于第一导电轨与第二导电轨,通过导电线的作用,实现了第一接线块与第二接线块的暂时短路,确保用电设备的不间断用电,然后安装新的断路器,前推移动板进行复位,实现断路器的带电插拔,操作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未经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38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