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E真空镀铝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3547.7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2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比例聚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18;B32B27/06;B32B33/00;B29C48/08;B29C48/18;B29C55/28;B29C55/12;B29C59/10;C08J5/18;C08L23/06;C08L67/02;C23C14/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周祥玉 |
地址: | 314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e 真空 镀铝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PE真空镀铝复合膜,包括PE复合基膜(1)和连接在PE复合基膜(1)一侧的镀铝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PE复合基膜(1)包括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表面粘合性树脂、线性聚乙烯、抗氧剂、热稳定剂、紫外线阻隔剂和抗粘连剂;
所述抗粘连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A:向反应釜中加入油酸和苄胺,以DMSO为溶剂,搅拌至反应液呈均相,所述油酸和苄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1;
步骤B:在搅拌条件下加热,使反应液升温至120-130℃,达到预设温度后反应4-6h;
步骤C:反应完成后,在搅拌条件下自然冷却室温,经后处理步骤后,得到呈固态的抗粘连剂;
所述PE复合基膜(1)包括质量份数分别为30-40份的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的茂金属聚乙烯、3-5份的表面粘合性树脂、10-15份的线性聚乙烯、1-3份的抗氧剂、1-3份的热稳定剂、1-3份的紫外线阻隔剂和1-3份的抗粘连剂;
所述表面粘合性树脂包括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和硅烷偶联剂,所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0.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真空镀铝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复合基膜(1)包括质量份数分别为35份的低密度聚乙烯、35份的茂金属聚乙烯、4份的表面粘合性树脂、12份的线性聚乙烯、2份的抗氧剂、2份的热稳定剂、2份的紫外线阻隔剂和2份的抗粘连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真空镀铝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后处理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在搅拌条件下将反应液加入至水中,水的体积为反应液体积的10倍以上;
步骤E:静置分液,弃去水层,有机层用水洗涤两次,再向有机层中加入乙醇,加热至50℃以下;
步骤F:抽滤,所得固体用乙醇洗涤两次,得到呈固态的抗粘连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真空镀铝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2-0.3g/10min,密度为0.900-0.920g/c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真空镀铝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茂金属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1.3g/10min,密度为0.920-0.940g/cm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真空镀铝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PS-802抗氧剂或抗氧剂1010。
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真空镀铝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相应质量份数的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表面粘合性树脂、线性聚乙烯、抗氧剂、热稳定剂、紫外线阻隔剂和抗粘连剂,加入至三段共挤出型挤出机中,升温至170-185℃,以150-180rpm转速搅拌,以60r/min的转速向三层共挤模具内挤出,挤出温度为200-230℃;
步骤二:将三层共挤模具的温度升高至200-220℃,压力降低至3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反应1-3min得到聚合熔体,然后将制备的聚合熔体依次挤出、吹胀、冷却、电晕和切边,得到PE片状薄膜;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制得的PE薄膜熔融依次挤出、模头成型、主辊压展、120-160℃双向拉伸、冷却定型、测量厚度、收卷、分切、包装和印刷得到PE复合基膜(1);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制得的PE复合基膜(1)置于真空镀铝机中进行真空镀铝,在PE复合基膜(1)一侧形成镀铝膜(2);
所述抗粘连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A:向反应釜中加入油酸和苄胺,以DMSO为溶剂,搅拌至反应液呈均相,所述油酸和苄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1;
步骤B:在搅拌条件下加热,使反应液升温至120-130℃,达到预设温度后反应4-6h;
步骤C:反应完成后,在搅拌条件下自然冷却室温,经后处理步骤后,得到呈固态的抗粘连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比例聚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比例聚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35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