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循环泵及洗衣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2472.0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吕佩师;王得军;方大丰;薛凯;赵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4 | 分类号: | D06F39/04;D06F39/10;D06F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贺兆乐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循环 洗衣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循环泵,其包括;泵壳,泵壳内设有腔室;泵壳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腔室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以形成水路;加热元件,设于水路中,用于加热水路中的水;过滤件,设于加热元件的外部,用于过滤流向加热元件的水。通过在加热循环泵上设置过滤件,使得水流中的线屑等异物被截留、而不会与加热元件直接相接触,不仅提升了加热速率、还避免了加热元件与异物缠绕而在加热循环泵处堆积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包括外桶,外桶经管路与上述加热循环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相连,以利用加热循环泵对外桶中的洗涤水进行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衣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循环喷淋功能的洗衣机,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洗衣机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用于驱动洗涤水在外桶外循环流动的加热循环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电领域,加热泵的应用普遍都是加热元件不与水直接接触,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异物粘黏在加热管上,但是此种加热效率很低,大概在70%左右,就造成了能源浪费、加热时间过长的问题。
尤其是,将上述加热泵应用于洗衣机、对洗涤水进行加热时,由于洗衣机中的洗涤水总量较多,采用非接触式加热泵进行加热时耗时更长,拖慢了洗涤节拍、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但是,若直接将加热元件设置于加热泵的腔室中、与水直接相接触加热,又会存在流经的洗衣机洗涤水中的线屑等异物与加热元件直接相接触,使线屑等异物缠绕堆积于加热元件处,就会导致影响加热效率、产生异味等问题,甚至严重时会导致加热元件损坏情况的发生。
因此,如何设置一种适用于洗衣机的加热泵,使得泵上集成的加热元件既能与水直接相接触进行加热、又防止洗涤水中的线屑等异物与加热元件相接触,就成了研发热点。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循环泵,以解决洗涤水流经加热循环泵进行加热时线屑与加热元件相接触缠绕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加热循环泵,其包括;泵壳,泵壳内设有腔室;泵壳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腔室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以形成水路;加热元件,设于水路中,用于加热水路中的水;过滤件,设于加热元件的外部,用于过滤流向加热元件的水。
进一步,过滤件设于水路中,过滤件将加热元件包裹;过滤件上设有供水流穿过、加热元件与水路相连通的滤孔;优选的,过滤件由排布有滤孔的滤网、栅格结构、过滤板中的任一或组合构成。
进一步,过滤件对水路中的部分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向加热元件经加热后流出;另一部分水不经过滤、直接流向出水口。
进一步,过滤件设于腔室内,过滤件与泵壳内壁共同配合、或过滤件独立形成加热腔,加热元件设于加热腔中;优选的,加热元件与过滤件和/或泵壳内壁之间均间隔设置。
进一步,加热元件设于进水口中,过滤件与进水口内壁共同、或过滤件独立的将加热元件包裹;或者,加热元件设于出水口中,过滤件与出水口内壁共同、或过滤件独立的将加热元件包裹。
进一步,过滤件包括筒状过滤部,筒状过滤部的两端直接、或间接与泵壳内壁和/或进水口内壁和/或出水口内壁相连围成加热腔,筒状过滤部上排布有多个滤孔,加热腔通过滤孔与水路相连通;优选的,加热元件绕筒状过滤部周向延伸至少一圈,加热元件与过滤件和/或泵壳内壁之间相距间隙。
进一步,过滤件为一环形结构,内部具有中空的加热腔,环形过滤件的至少内周侧设有多个滤孔,加热腔通过滤孔与水路相连通。
进一步,过滤件沿水路的任一截面设置;加热元件设于过滤件下游的水路中;优选的,过滤件与泵壳内壁之间、或过滤件上设有供水路内部分水流不经过滤直接流向出水口的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2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