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逻辑卷管理的磁盘簇数据的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0168.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5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强;梁效宁;许超明;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效率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8 | 分类号: | G06F16/18;G06F16/172;G06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逻辑 管理 磁盘 数据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逻辑卷管理的磁盘簇数据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加载各个磁盘,其中,逻辑卷管理的磁盘簇由一个或多个磁盘构成,每一逻辑卷分配至一个或多个磁盘上;S200:获取各个物理卷并获取各个物理卷的UUID、各个物理卷的配置区域偏移地址、各个物理卷的配置区域的最大字节长度;S300:寻址并解析各个物理卷的逻辑卷管理的配置区域,获取卷组,所述配置区域包括所述配置区域的描述信息及所述配置区域的数据;S400:根据逻辑卷管理的逻辑卷类型、逻辑卷管理的区段顺序及区段数量进行数据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数据恢复与取证领域,涉及一种磁盘簇数据的恢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逻辑卷管理的磁盘簇数据的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lvm是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的简写,它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是Linux下实现零停机前提下可以自如对文件系统的大小进行调整,且文件系统跨越不同磁盘和分区的一种完美解决方案,因此,lvm设备管理技术在大容量存储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中,lvm下的数据恢复及提取都是基于其依赖的操作系统,如果搭载lvm的操作系统被破坏后,无法对逻辑卷管理lvm的磁盘簇数据进行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问题,通过解析lvm中的配置信息,结合磁盘簇(Justa Bunch Of Disks,即JBOD)数据组织的结构,提出了一种不依赖lvm所在操作系统的逻辑卷管理的磁盘簇数据的恢复方法:通过解析lvm配置区域的数据,获取逻辑卷管理的逻辑卷类型、逻辑卷管理的区段顺序及区段数量并进行数据恢复,达到恢复逻辑卷管理的磁盘簇数据的目的。
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可能包含如下术语:
pe:physical Extent物理块
pv:physical volume物理卷;
pvs:physical volumes物理卷
vg:volume group卷组
vgs:volume groups卷组
lv:logical volume逻辑卷
lvs:logical volumes逻辑卷
segment:区段
JBOD:磁盘簇(Just a Bunch Of Disks)
本发明申请包括以下步骤:
S100:加载各个磁盘,其中,逻辑卷管理的磁盘簇由一个或多个磁盘构成,每一逻辑卷分配至一个或多个磁盘上;
S200:获取各个物理卷并获取各个物理卷的UUID、各个物理卷的配置区域偏移地址、各个物理卷的配置区域的最大字节长度;
S300:寻址并解析各个物理卷的逻辑卷管理的配置区域,获取卷组,所述配置区域包括所述配置区域的描述信息及所述配置区域的数据,所述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
S301:根据各个物理卷的配置区域的偏移地址,寻址并解析各个物理卷的所述配置区域的描述信息,获取所述配置区域的数据的偏移地址及所述配置区域的数据的字节长度;
S302:寻址所述配置区域的数据的偏移地址,并根据所述配置区域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所述配置区域的数据;
S303:解析所述配置区域的数据,获取逻辑卷管理的逻辑卷类型、物理块大小、物理块起始地址、逻辑卷管理的区段顺序及区段数量;
S400:根据逻辑卷管理的逻辑卷类型、逻辑卷管理的区段顺序及区段数量进行数据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效率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效率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0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