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电解铜箔的复合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0145.1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涂毕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D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6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铜箔 复合添加剂组合物 制备 聚氧乙烯烷基醚 羧甲基纤维素 柠檬酸 烯丙基硫脲 钨酸铵 钛酸钡 盐酸 柔韧性 原料配比 原料制备 粗糙面 | ||
1.一种用于制备电解铜箔的复合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含羧甲基纤维素、聚氧乙烯烷基醚、柠檬酸、盐酸、钛酸钡、烯丙基硫脲、钨酸铵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配比为:羧甲基纤维素4~8mg、聚氧乙烯烷基醚2~5mg、柠檬酸10~15mg、盐酸15~19mg、钛酸钡5~8mg、烯丙基硫脲0.5~0.8mg、钨酸铵20~30m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电解铜箔的复合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还包括铬酸钾,铬酸钾的用量为5~8m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电解铜箔的复合添加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各原料配比为:羧甲基纤维素4~8mg、聚氧乙烯烷基醚2~5mg、柠檬酸10~15mg、盐酸15~19mg、钛酸钡5~8mg、烯丙基硫脲0.5~0.8mg、钨酸铵20~30mg,选取羧甲基纤维素、聚氧乙烯烷基醚、柠檬酸、盐酸、钛酸钡、烯丙基硫脲、钨酸铵,备用;
2)先将钛酸钡溶入盐酸中,然后与羧甲基纤维素、聚氧乙烯烷基醚、柠檬酸、烯丙基硫脲和钨酸铵混合,得到用于制备电解铜箔的复合添加剂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电解铜箔的复合添加剂组合物的应用,应用于电解铜箔的生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直流电沉积工艺制得电解铜箔:①配制电解液:配制硫酸铜含量为280~300g/L、硫酸含量为100~115g/L的电解液;
②电沉积:调节电解液的温度为41~49℃,搅拌电解液(采用搅拌机搅拌),于第一电解槽中使用高频脉冲电源在电流密度为50~60A/dm2下对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电解液中的铜离子进行电沉积,电镀时间为35-120s,于阴极上制得电解铜箔;再将生成的电解铜箔从阴极辊筒上剥离后进入第二电解槽中;
2)表面处理:
①配制电解液:配制硫酸铜含量为80~90g/L、硫酸含量为80~95g/L的电解液;将用于制备电解铜箔的复合添加剂组合物投入电解液中,得到复合电解液;
复合电解液中:硫酸铜含量为80~90g/L、硫酸含量为80~95g/L,羧甲基纤维素的浓度为4~8mg/L、聚氧乙烯烷基醚的浓度为2~5mg/L、柠檬酸的浓度为10~15mg/L、盐酸的浓度为15~19mg/L、钛酸钡的浓度为5~8mg/L、烯丙基硫脲的浓度为0.5~0.8mg/L、钨酸铵的浓度为20~30mg/L;
②复合电解液位于第二电解槽内,搅拌复合电解液,复合电解液的温度40~49℃,电流密度为40~45A/dm2;电解铜箔的粗糙面位于阴极辊筒外侧,电镀时间为10-15s,得到表面进行处理后的电解铜箔;
3)增强处理:表面进行处理后的电解铜箔于180~190℃下,加热0.8~0.9小时,得到电解铜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电解铜箔的复合添加剂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复合电解液中还包括铬酸钾:铬酸钾的浓度为5~8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01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