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49482.9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9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彪;袁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09G3/3216;G09G3/3225 |
| 代理公司: | 44300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威 |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区 像素集合 驱动单元 像素 显示装置 像素共用 不规则 邻接 并联 驱动 电子设备 平滑过渡 阵列设置 不透光 透光率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包括邻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与所述第一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像素集合包括第二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可以减少第二显示区不透光的驱动单元的数量,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通过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可以让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平滑过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显示屏显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显示屏的尺寸越来越大,但是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超过一定尺寸后很难握持,因此提高显示屏的屏占比越来越重要。相关技术中,将摄像头设置在显示装置下方,摄像头获取透过显示装置的环境光成像,但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透光率不足,影响摄像头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邻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
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与所述第一显示区邻接;
所述第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像素集合包括第二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像素;
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二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的物理结构相同;以及
第三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三像素,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第三像素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的物理结构不同,所述第三显示区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与所述第三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数量的相互并联的所述第二像素,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像素集合包括第二数量的相互并联的所述第二像素,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和摄像头,所述显示装置如上述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摄像头包括镜头,所述镜头朝向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透过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外界光信号进行成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都可以显示内容,显示区域完整,第二显示区中多个第二像素并联形成一个像素集合,一个像素集合内所有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驱动单元,可以减少不透光的驱动单元的数量,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同时,第二显示区中间的第二像素可以形成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邻接第一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对应并联形成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因此通过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使得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平滑过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94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