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交互式采空区多场耦合数据采集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8493.5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2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栾铮;闻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交互式 采空区 耦合 数据 采集 系统 使用方法 | ||
1.一种无线交互式采空区多场耦合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器、装置保护器、信号放大装置、井下数据接收站、井下移动控制台、地面控制台、示踪气体释放装置;
所述信号放大装置由数据信号接收器I、命令信号接收器II、中央处理器II、信号放大器、数据信号发射器II、命令信号发射器I构成;
所述中央处理器II通过数据线与数据信号接收器I、命令信号接收器II、信号放大器相连;所述信号放大器与数据信号发射器II及命令信号发射器I连接;装置电源II与中央处理器II连接;
所述装置保护器总体上为长方体结构,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装置放置器,下部为底座;
所述装置放置器顶部为锥形结构,下面装有四个液压支柱,液压支柱下方为钢板,钢板中心部位设置有装置固定器;所述钢板下方为底座部分,所述底座部分内部有四个金属支柱;所述金属支柱上部与钢板相连,下部与另一钢板相连;
所述的示踪气体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不定期的对采空区进行示踪气体释放,示踪气体释放及数据采集过程如下:
首先在地面控制台的命令输入器I中输入释放示踪气体的命令信息,命令输入器I将释放示踪气体的命令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器III;中央处理器III将信息处理后,传输给示踪气体释放装置的命令信号接收器IV;命令信号接收器IV将接收的释放示踪气体命令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对信息处理后,发出启动气体释放泵的指令,气体释放泵开始启动;示踪气体容器内的示踪气体经连接管到达气体释放泵,在气体释放泵的作用下,示踪气体经示踪气体释放管进入采空区;
进入采空区内的示踪气体会被数据采集器的示踪气体传感器感应到,示踪气体传感器感应到的数据信息的传输、记录、显示过程与采空区内其他参数的数据信息的传输、记录、显示过程相同。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交互式采空区多场耦合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器沿工作面布置方向埋于采空区内,采空区入风侧数据采集器间距可设定为10m,采空区回风侧数据采集器间距可设定为20m;
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示踪气体传感器、O2传感器、CH4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据转换器、中央处理器I、数据信号发射器I、命令信号接收器I;所述各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数据转换器连接,所述数据转换器与中央处理器I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I与数据信号发射器I及命令信号接收器I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器的电源I为电池电源,通过中央处理器I将电流传输给各部件。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交互式采空区多场耦合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数据接收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有数据信号接收器II和命令信号发射器II;
所述数据信号接收器II、命令信号发射器II通过数据线与地面控制台的中央处理器III连接。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交互式采空区多场耦合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控制台由中央处理器III、数据存储器、数据显示器I、命令输入器I组成;
所述中央处理器III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存储器I、命令输入器I连接;所述数据显示器与数据存储器连接;所述地面控制台的电源III与中央处理器III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III还与井下数据接收站的数据信号接收器II及命令信号发射器II连接、与示踪气体释放装置的命令信号接收器IV相连。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交互式采空区多场耦合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移动控制台包括:数据信号接收器III、位置信号接收器、中央处理器IV、数据显示器II、命令输入器II、命令信号发射器III;所述中央处理器IV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数据显示器II、命令输入器II、命令信号发射器III、数据信号接收器III、位置信号接收器及电源IV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84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