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管导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46688.6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0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蒋祥倩;朱玉辉;刘世杰;刘晓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1L35/30 |
| 代理公司: | 23206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差发电结构 热电偶 热管 太阳能温差发电 太阳能利用率 热电偶串联 热管蒸发端 纯铝薄板 光伏电池 降压芯片 热管导热 升压芯片 温差电压 冷凝 层绝缘 导热胶 电池板 隔热棉 矩形光 光伏 晶块 铜片 涂覆 串联 电路 输出 覆盖 | ||
1.一种基于热管导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P型和N型Bi2Te3小晶块组成多对热电偶;利用铜片将热电偶对串联起来;纯铝薄板上涂覆一层绝缘导热胶后贴在热电偶对的上、下两面,形成集成多对热电偶的温差发电结构;
步骤二:超薄热管等间距的排列在矩形光伏电池板下面,并根据系统中光伏电池和温差发电结构的大小调整热管的大小和布局;
步骤三:将两块相同的温差发电结构分别与热管冷凝端的上、下侧紧密接触,并将两温差发电结构串联;热管蒸发端下侧覆盖一层隔热棉;
步骤四:使用DC-DC的升压芯片和降压芯片设计电路分别将光伏电压和温差电压变换至相同的1.8V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导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结构中,相邻铜片上晶块的类型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导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与Bi2Te3晶块间使用导电银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导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与温差发电结构之间用导热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导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芯片的型号为TPS62202DBV,升压芯片的型号为TPS61200DRC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66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