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CD虚端子推导现场一次设备主接线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5621.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8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康;李劲松;余代海;刘勇;张金虎;李梓玮;陈义;陈运华;朱祚恒;黄永浩;杨凯;王涵宇;李亚蕾;刘筱萍;赵娜;胡德峰;陈浩;李昂;张炜;沈艳;赵梓宏;陈洛风;赵守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凌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cd 端子 推导 现场 一次 设备 接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测试领域,特别是SCD虚端子推导现场一次设备主接线图的方法。推导出智能变电站各电压等级的母线单元接线方式、主变接线方式以及线路接线方式;与“六统一”规范和SCD虚拟端子功能配置进行映射关联,推导出智能变电站现场一次设备接线图;论证SCD功能配置文件的正确性;若正确,则正确输出一次设备接线图;若不正确,则修改SCD功能配置文件并从头开始推导验证直到正确。本发明更直观地为设计调试人员审查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SCD)各设备虚端子的逻辑关联情况,同时利用SCD文件虚端子功能配置反推现场一次设备主接线图,从而促进相关人员论证SCD配置的正确性,若不正确,则可以及时调整修复,提高了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测试领域,特别是为智能变电站SCD配置设计人员根据内部虚端子推导现场一次主接线图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SCD)大多存在设计规则不统一、检测手段较为单一的情况,同时设计人员较为欠缺对现场设备接线方式的熟悉程度,从而给现场调试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现有的智能变电站SCD自检一般是从现场一次设备接线方式沿相关顺序进行功能纠察,很少有从SCD配置功能为基准点进行逆向检查,很大程度上无法保证设计的SCD功能还原现场设备实际接线方式。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对SCD与现场设备接线的审查核对不方便,整个系统运行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CD虚端子推导现场一次设备主接线图的方法,更直观地为设计调试人员审查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SCD)各设备虚端子的逻辑关联情况,同时利用SCD文件虚端子功能配置反推现场一次设备主接线图,从而促进相关人员论证SCD配置的正确性,提高了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SCD虚端子推导现场一次设备主接线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现场调试的SCD功能配置文件及“六统一”规范相结合,推导出不同电压等级下母线单元、主变单元及线路单元等相关间隔的接线方式;
S2:结合“六统一”规范和SCD配置文件的虚端子功能配置关联出智能站现场一次设备接线图;
S3:将推导出的智能站一次设备接线图和“六统一”规范进行相关逻辑和语法功能校核,验证SCD功能配置文件和一次主接线推导结果的正确性;
S4:若校核正确,则跳转S5;若不正确,则修改SCD调试文件功能配置并跳至S1;
S5:正确输出一次设备接线图。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特别采用如下述设置:在所述的步骤S1中,推导出母线单元接线方式时首先识别母线数目N,然后分析母联方式,然后解析母线分段的位置,最后确定母线PT绕组数目及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特别采用如下述设置:识别母线数目N时,识别出SCD文件配置中的母线合并单元模块(MM)、母线测控模块(CM)和母线保护模块(PM),读取母线测控模块、母线测控和母线保护模块中的功能配置,依照引用路径母线编号识别母线条数N。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特别采用如下述设置:分析母联方式时,识别出母线智能终端模块的开关、刀闸的位置信息、母线合并单元的母联连接方式信息和母线保护装置的母联断路器位置信息,通过各单元的采样信息和引用路径综合分析出母线间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特别采用如下述设置:解析母线分段的位置时,识别分段智能终端模块(IF)和分段测控模块(CF),读取分段智能终端模块和分段测控模块的母线分段刀闸位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特别采用如下述设置:识别母线合并单元各母线的零序电压、母线测控装置各母线的测量电压、母线保护装置的各母线的保护电压以及母线PT的刀闸位置,确定母线PT的绕组数目及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5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