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的无源转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5312.3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方治森;刘钦凯;齐健;王铮;张伟;姚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17/10 | 分类号: | H04B1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47100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密闭 空间 无源 转发 系统 | ||
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的无源转发系统,包括密闭箱体,飞行器位于密闭箱体的中空腔内,在飞行器上设置有向中空腔内发射微波信号的发射天线,在密闭箱体的箱壁上设置有与发射天线对应的转发装置;所述转发装置包括设置在中空腔内、且与发射天线耦合的耦合天线,还包括设置在箱壁外、且向外界转发微波信号的转发天线,耦合天线与转发天线通过嵌接在箱壁上的SMA连接器连接。发明通过耦合的方式把密闭空间中的微波信号传输到外界空间,实现信号在密闭空间中的耦合、转发、发射。发明与无线发射系统无干涉、且不影响密闭空间的密封性,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廉的特点。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微波技术领域,涉及对不适于有线传输的信号进行无源转发辐射,实现密闭空间中信号的耦合、传输、发射。
背景技术
在各类飞行器试验中,遥测系统是评估飞行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手段。通常在飞行器发射之前及经过长途运输后,都需要先对其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如果飞行器不在运输箱或发射筒中则可以直接加电获得遥测信号,但是对于发射筒或运输箱中的飞行器,其外壁对无线发射系统发射的微波信号具有屏蔽作用,所以不能从外界直接获得飞行器上无线发射系统发出的微波信号。
目前国内外对于发射筒或运输箱内无线发射系统信号辐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箱壁上开窗实现,微波信号通过窗口耦合出去,但是这种方式在运输箱密封要求较高时难以实现;还有一种是在顶盖打开时通过顶盖部口径把无线信号辐射出去,这种方法一般是在无线发射系统稳定测试中使用,在测试比较频繁时,这种方式显然是不适用的。
发明内容
为满足无线发射系统在不开箱情况下的测试需求,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的无源转发系统,其目的在于:在不影响运输箱或发射筒密闭空间密封性的情况下,实现信号在密闭空间中的耦合、转发、发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的无源转发系统,包括密闭箱体,飞行器位于密闭箱体的中空腔内,在飞行器上设置有向中空腔内发射微波信号的发射天线,在密闭箱体的箱壁上设置有与发射天线对应的转发装置;所述转发装置包括设置在中空腔内、且与发射天线耦合的耦合天线,还包括设置在箱壁外、且向外界转发微波信号的转发天线,耦合天线与转发天线通过嵌接在箱壁上的SMA连接器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密闭箱体为飞行器发射筒或者为飞行器运输箱,飞行器位于飞行器发射筒或者飞行器运输箱内。
为了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飞行器为导弹。
为了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发射天线为两个,相对地设置在飞行器上;所述转发装置为两个,设置在密闭箱体的箱壁上,且与两个发射天线对应设置。
为了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耦合天线与所述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式一致。
为了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SMA连接器为气密性SMA连接器,SMA 连接器密封嵌接在密闭箱体的箱壁上;SMA连接器的一端通过内转发电缆与耦合天线连接,另一端通过外转发电缆与转发天线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背景技术,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发明与无线发射系统无干涉:发明是通过耦合的方式把密闭空间中的微波信号传输到外界空间,所以不影响发射系统的正常工作,对于发射筒来说,其内的飞行器可以无干涉地发射出去,发射筒在重复利用时,转发系统无须更换;
2)发明的结构简单:从发明的结构可以看出,信号由耦合天线耦合出来以后,直接从两根电缆和一个SMA转接器传输到密闭空间外壁的发射天线,中间没有放大器等电路结构,信号传输方式决定了其结构非常简单;
3)发明不影响密闭空间的密封性:发明仅在密闭空间边壁上上安装气密型 SMA连接器,两边各有电缆连接,在其他地方无需开孔,所以能够保持密闭空间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未经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5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