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超声速风洞模型表面低速喷流的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3717.3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4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易翔宇;李睿劬;姚大鹏;陈农;纪锋;陈星;王丽燕;陈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超 声速 风洞 模型 表面 低速 喷流 生成 方法 | ||
1.一种高超声速风洞模型表面低速喷流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风洞试验整体模型;包括喷流模型和风洞喷管;风洞喷管向喷流模型方向提供气流;喷流模型侧壁上设置有喷流孔;喷流模型通过喷流孔向外喷流;
步骤二、计算在风洞试验下喷流模型外壁的气动压力pmodel;
步骤三、将喷流孔沿截面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第1区、第2区、第3区和第4区;第1区为从喷流孔入口到喷流管直径最细位置的区域;第2区为从喷流管直径最细位置到对喷流进行激波前位置的区域;第3区为对喷流激波后的位置到喷流孔出口位置的区域;第4区为喷流孔出口区域;
步骤四、建立喷流分别处于喷流孔中4个区的方程组;当喷流位于第1区时,满足如下方程组:
式中,Ma1为喷流管最细直径处的马赫数;
u1为喷流管最细直径处的喷流的速度;
R为气体常数;
T1为喷流管最细直径处的温度;
T0为喷流驻室的温度;
p1为喷流管最细直径处喷流的压力;
p0为喷流驻室的喷流的压力;
ρ1为喷流管最细直径处喷流的密度;
ρ0为喷流驻室的喷流密度;
当喷流位于第2区时,满足如下方程组:
式中,Ma2为喷流位于激波前位置的马赫数;
u2为喷流位于激波前位置的速度;
T2为喷流位于激波前位置的温度;
d1为喷流位于喷流管最细直径位置的喷流管直径;
d2为喷流位于激波前位置的喷流管直径;
p2为喷流位于激波前位置的压力;
ρ2为喷流位于激波前位置的密度;
当喷流位于第3区时,满足如下方程组:
式中,Ma3为喷流经过激波后的马赫数;
u3为喷流经过激波后的速度;
T3为喷流经过激波后的温度;
d3为喷流经过激波后位置的喷流管直径;
ρ3为喷流经过激波后的密度;
p3为喷流经过激波后的压力;
当喷流位于第4区时,满足如下方程组:
式中,Ma4为喷流在喷流孔出口位置的马赫数;
u4为喷流在喷流孔出口位置的速度;
T4为喷流在喷流孔出口位置的温度;
d4为喷流孔出口位置的直径;
ρ4为喷流在喷流孔出口位置的密度;
p4为喷流在喷流孔出口位置的压力;
步骤五、设定状态方程pi=ρiRTi;i为区序号;i为0或1或2或3或4;计算试验中所需的喷流驻室压力p0和喷流管直径变化比d4/d1;喷流驻室压力p0和喷流管直径变化比d4/d1的计算方法为:
S1、令p4=pmodel;
S2、联立方程组(1)-(4)、状态方程pi=ρiRTi和p4=pmodel;计算得到喷流驻室压力p0和喷流管直径变化比d4/d1;
步骤六、根据步骤五,对喷流模型内部的喷流驻室和侧壁的喷流管进行设计;完成喷流模型外壁风洞试验,内壁喷流试验模型的完整建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37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