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感模拟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42704.4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8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紫圣豪;马永墩;韩昌英;谢培杰;王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王善娜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感模拟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适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多个传感器分别获取自身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并将空间距离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识别以及每个人体在空间区域内分别所处的局部空间;终端设备获取各个局部空间对应的虚拟环境参数,并对虚拟环境参数进行参数分解,得到各个局部空间内每个空间位置对应的局部环境参数;终端设备将各个局部环境参数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空间位置处设置的输出装置;输出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局部环境参数,向所处的空间位置输出体感信号。本申请实施例还原了更加真实的体感体验,从而提高了体感模拟的沉浸感和真实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体感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体感模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
虚拟现实技术中体感模拟输出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向用户输出体感信号,实现对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体感模拟,让用户真实感受到虚拟环境,但现有的体感模拟方法沉浸感较差,对虚拟环境模拟的真实性较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感模拟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体感模拟中沉浸感差真实性弱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体感模拟方法,包括:
多个传感器分别获取自身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并将所述空间距离发送至终端设备,其中,各个所述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空间区域中的不同空间位置处;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所述空间距离以及各个所述传感器所处的所述空间位置,识别所述空间区域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人体,以及每个人体在所述空间区域内分别所处的局部空间,其中,所述局部空间中包含至少一个所述空间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各个所述局部空间对应的虚拟环境参数,并对所述虚拟环境参数进行参数分解,得到各个所述局部空间内每个所述空间位置对应的局部环境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将各个所述局部环境参数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空间位置处设置的输出装置;
所述输出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局部环境参数,向所处的所述空间位置输出体感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个所述传感器均用于对自身所处的所述空间位置进行人体检测,多个所述传感器中包含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为检测到人体的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距离,所述多个传感器分别获取自身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包括:
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距离,并将所述第一距离作为自身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所述第一传感器生成强度信号,并广播生成的强度信号,其中,生成的强度信号携带有值为预设大小的强度参数;
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传感器广播的强度信号时,减小接收到的强度信号携带的强度参数的值,并广播减小强度参数的值后的强度信号;
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未检测到人体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广播的强度信号中的强度参数识别自身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得到第二距离;
所述第三传感器在未检测到人体时,计算接收到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广播的强度信号分别对应的传感器距离,并将最小的传感器距离对应的强度信号作为目标响应信号;
所述第三传感器根据所述目标响应信号中的强度参数,识别自身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得到第三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距离。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基础上,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感器减小接收到的强度信号携带的强度参数的值,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