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硅基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硅基气室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2266.1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8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邢朝洋;朱政强;刘欢;崔尉;胡志响;严棋;翟博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03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红外 气体 传感器 硅基气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硅基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硅基气室,属于红外气体传感器领域,具体包括上层硅片和下层硅片;上层硅片和下层硅片通过键合方式连接;上层硅片包括红外光源窗口和红外探测器窗口;下层硅片上设置气室腔体和气体扩散槽;红外光源窗口和红外探测器窗口为贯穿上层硅片的通孔;气室腔体为棱台型结构;气体扩散槽位于下层硅片与上层硅片交界面的四周;棱台型两端的斜面为反射面,气室腔体与上层硅片的下表面反射面构成红外光的反射腔室;气体扩散槽用于使外界气体进入气室腔体的内部。本发明公开的硅基气室便于与红外光源、探测器和其他电路模块在外部集成,提高集成设计自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外气体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硅基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硅基气室。
背景技术
气体传感器在大气监测、工业流程、安防报警、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气体传感器朝着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的趋势在发展。气体传感器的种类主要包括半导体型、催化燃烧型、电化学型和红外型,其中红外气体传感器基于非色散红外(Non-Dispersive Infra-Red/NDIR)吸收原理,利用气体对特定波段的红外吸收,对气体种类进行区分,测得吸光强度变化并通过朗伯-比尔定律计算被测气体的浓度。NDIR气体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精度高、可靠性好、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广泛用于CH4、CO2等气体的探测。
NDIR气体传感器主要包含红外光源、气室、窄带滤光片和红外探测器以及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组成,NDIR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气体吸收光程密切相关,气室需具备足够的体积以满足灵敏度要求,导致NDIR气体传感器体积较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NDIR气体传感器的各部件都呈现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趋势,随着硅基MEMS气室的出现,NDIR气体传感器的尺寸大幅度减小,有望实现片上集成应用。专利公开号CN107328730A公开了基于若干微型槽气室的全集成式红外气体传感器,公开号CN108318439A公开了基于椭圆形气室结构的全集成式红外气体传感器,同时基于S型或蛇形气室结构微型化NDIR气体传感器也被公开。上述气室共同点是包含红外光源的出口通孔、红外探测器的入口通孔、气体扩散通孔以及内部的镀金反射面,采用层层堆叠的方式与红外光源、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层集成在一起,气室光源、探测器通孔均设计在底部,需要二次刻蚀,且工艺繁琐,特别是这种结构在堆叠时对下层的对准精度要求很高,由于光源和探测器位置都设计在气室内部,不利于集成和批量化制造;此外,现有结构通常在气室上部开设气孔,为了避免红外光线泄露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需要尽可能减少气孔的数量,影响气体扩散效率,延长了气体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硅基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硅基气室,旨在解决现有的气室通常采用层层堆叠的方式与红外光源、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集成,且气室光源和探测器通孔均设计在内部,容易造成因工艺繁琐导致不利于批量化制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硅基气室,包括上层硅片和下层硅片;上层硅片和下层硅片通过键合方式连接;
上层硅片包括红外光源窗口和红外探测器窗口;下层硅片上设置气室腔体和气体扩散槽;
红外光源窗口和红外探测器窗口为贯穿上层硅片的通孔;气室腔体为棱台型结构;气体扩散槽位于下层硅片与上层硅片交界面的四周;
红外光源窗口用于接收红外光;红外探测器窗口用于发散通过气室腔体的红外光;棱台型两端的斜面为反射面,气室腔体与上层硅片的下表面反射面构成红外光的反射腔室;气体扩散槽用于使外界气体进入气室腔体的内部;
优选地,上层硅片的下表面以及下层硅片的气室腔体均镀有金属反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监测装置
- 下一篇:低浓度CO机械调制气体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