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2161.6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8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曹中林;周强;何光明;熊晶璇;李乐;吕文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7 | 分类号: | G01V1/37;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周永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初至波 剩余 校正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从炮点道集数据中获取各检波点的与炮点对应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根据各检波点相对于所述炮点的位置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对各检波点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进行拟合,得到各检波点的拟合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拟合初至时间与原有初至旅行时间的差值,并计算所有检波点的该差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炮点的初至剩余静校正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剩余静校正方法结果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剩余静校正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维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年来,虽然地震资料处理工作者使基于反射波的自动剩余静校正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当反射波的信噪比过低或剩余静校正量大于反射波的半周期时,资料的处理就不能得到稳定的结果,产生的误差较大,不能满足复杂山地三维低信噪比地震数据处理的需要。因此,现有技术缺少一种更为准确的剩余静校正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出了一种三维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炮点道集数据中获取各检波点的与炮点对应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
根据各检波点相对于所述炮点的位置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对各检波点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进行拟合,得到各检波点的拟合初至时间;
计算各检波点的拟合初至时间与原有初至旅行时间的差值,并计算所有检波点的该差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炮点的初至剩余静校正量。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从检波点道集数据中获取检波点的与各炮点对应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
根据各炮点相对于所述检波点的位置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对所述检波点的与各炮点对应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进行拟合,得到所述检波点的与各炮点对应的拟合初至时间;
计算所述检波点的与各炮点对应的拟合初至时间与原有初至旅行时间的差值,并计算所述检波点的与各炮点对应的该差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检波点的初至剩余静校正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各检波点相对于所述炮点的位置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对各检波点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进行拟合,具体包括:
以所述炮点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将所述炮点道集数据分为四个象限,其中,所述平面坐标系的X轴方向与检线方向一致;
分别针对每个象限根据象限中各检波点的坐标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对象限中各检波点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进行拟合,得到各象限的拟合结果。
可选的,所述分别针对每个象限根据象限中各检波点的坐标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对象限中各检波点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进行拟合,具体包括:
根据各检波点的坐标计算各检波点与所述炮点的偏移距;
建立三维坐标系,根据各检波点的偏移距、各检波点的Y轴坐标以及各检波点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确定各检波点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
根据各检波点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对各检波点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进行拟合。
可选的,所述根据各炮点相对于所述检波点的位置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对所述检波点的与各炮点对应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进行拟合,具体包括:
以所述检波点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将所述检波点道集数据分为四个象限,其中,所述平面坐标系的X轴方向与炮线方向一致;
分别针对每个象限根据象限中各炮点的坐标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对所述检波点的与各炮点对应的原有初至旅行时间进行拟合,得到各象限的拟合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