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屏蔽结构及电子产品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41027.4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焦敏;周伟;李东杰;沈德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罗硕 |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部件 容置开口 容置空间 电磁屏蔽结构 分隔 分隔部 屏蔽盖 主体部 屏蔽 电子产品 电磁屏蔽技术 分隔部位 抵持 互扰 容置 连通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结构及电子产品,涉及电磁屏蔽技术领域。该电磁屏蔽结构包括屏蔽主体和屏蔽盖,屏蔽主体包括主体部和分隔部,主体部内设有容置空间,且开设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容置开口,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第一电子部件和第二电子部件,分隔部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延伸至容置开口,以分隔第一电子部件和第二电子部件,分隔部位于容置开口的一端为分隔顶端,屏蔽盖设于容置开口,且与分隔顶端抵持。该电磁屏蔽结构及电子产品具有能够降低其内部电磁互扰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屏蔽结构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因其内部包含印制板、电源电路等设备,极易受到空间电磁波辐射干扰或者传输线的传导干扰。由此,电磁兼容性设计尤为关键,除了对印制板设计之初,对接地的考虑,以及对滤波电路的设计等方法来减小电磁信号干扰外,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切断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使其无法传播。
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的切断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屏蔽方法主要是使用金属材料作为电子产品外壳材料,或者在非金属外壳材料上喷金属漆,以此隔断外界电磁波和电子产品内部之间的传播路径,但是,电子产品内部的电磁波互相干扰却没法避免,这种内部干扰甚至会影响产品的正常工作,仅切断外部电磁波向内传播并未完全实现电磁兼容设计。
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磁屏蔽结构及电子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结构,其具有能够降低其内部电磁互扰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其也具有能够降低其内部电磁互扰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结构,包括屏蔽主体和屏蔽盖;所述屏蔽主体包括主体部和分隔部,所述主体部内设有容置空间,且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容置开口,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第一电子部件和第二电子部件;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延伸至所述容置开口,以分隔所述第一电子部件和所述第二电子部件;所述分隔部位于所述容置开口的一端为分隔顶端,所述屏蔽盖设于所述容置开口,且与所述分隔顶端抵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隔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壁,并与所述主体部的内壁围成分隔空间,且所述分隔顶端与所述容置开口的边缘共同围成分隔开口,所述分隔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电子部件,所述屏蔽盖同时盖设于所述分隔开口和所述容置开口。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磁屏蔽结构还包括第一导电橡胶,且所述第一导电橡胶可弹性形变地压缩于所述屏蔽盖和所述分隔顶端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橡胶呈环状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橡胶绕所述分隔开口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沿所述分隔顶端及所述容置开口的边缘开设第一屏蔽槽,或者,所述屏蔽盖上开设有第一屏蔽槽;所述第一屏蔽槽呈环形,所述第一导电橡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槽,且可弹性形变地压缩于所述第一屏蔽槽的底壁和所述屏蔽盖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屏蔽盖上凸设有第一屏蔽凸起,或者,沿所述分隔顶端及所述容置开口的边缘凸设有第一屏蔽凸起;所述第一屏蔽凸起呈环形,且所述第一屏蔽凸起卡持于所述第一屏蔽槽内,且所述第一导电橡胶可弹性形变地压缩于所述第一屏蔽槽的底壁和所述第一屏蔽凸起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磁屏蔽结构还包括第二导电橡胶,且所述第二导电橡胶可弹性形变地压缩于所述屏蔽盖和所述容置开口的边缘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1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热电磁屏蔽基板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模块植入装置及模块植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