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参数大数据实时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40474.8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君 |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H04N5/235;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限高杆 大数据 实时测量系统 抖动幅度 摄像设备 实时测量 实时成像 像素点 图像 抖动 抖动检测设备 抖动校正设备 测量设备 车顶位置 车辆前方 内容调整 视觉分析 数量计算 行驶控制 运行稳定 像素级 检测 景深 全彩 像素 垂直 协同 参考 全程 占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高杆参数大数据实时测量系统,包括:全彩摄像设备,设置在车顶位置,用于获得实时成像图像;抖动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全程摄像设备的抖动幅度和抖动方向;抖动校正设备,用于基于所述抖动幅度和所述抖动方向实现对所述实时成像图像的像素点的像素值的调整,以获得内容调整图像;协同测量设备,用于基于所述限高杆对象的景深和垂直占据最多像素点数量计算所述限高杆对象的实际高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限高杆参数大数据实时测量方法。本发明的限高杆参数大数据实时测量系统及方法检测有效、运行稳定。由于能够采用像素级的视觉分析的模式对车辆前方限高杆的高度进行实时测量,从而为驾驶员的行驶控制提供参考,避免出现车辆被卡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限高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数大数据实时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限高杆主要是用来防止车辆撞到后面的低矮桥隧或者管线等东西。比如桥前面设置一个限高杆,可以防止超高车辆撞到桥,从而避免造成更大伤害。
很多司机都不知道自己开的车有多高,有些限高杆低到两三米,导致撞杆事故频频发生。路段设置限高的路障设施,也是出于行车安全考虑。车辆高度增加后,车辆的重心也会升高,车辆稳定性就会降低。当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或转弯时,侧翻的几率就会增加许多。如果不对车辆高度进行限制,行驶过程中如果碰到桥梁隧道,发生车祸的话也是惨绝人寰。一般地,高速、一级、二级公路是5.0米的净空要求,三四级是4.5m。有些限高3.5m估计是为了怕超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关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高杆参数大数据实时测量系统及方法,能够采用视觉分析的模式自动识别车体前方限高杆的高度,为车辆驾驶员的行驶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最重要的是,基于限高杆对象的景深和限高杆对象垂直占据最多像素点数量计算所述限高杆对象的实际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限高杆参数大数据实时测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全彩摄像设备,设置在车顶位置,用于面向车体前方执行实时摄像动作,以获得实时成像图像;
抖动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全程摄像设备上,用于检测所述全程摄像设备的抖动幅度和抖动方向;
抖动校正设备,分别与所述抖动检测设备和所述全彩摄像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抖动幅度和所述抖动方向实现对所述实时成像图像的像素点的像素值的调整,以获得内容调整图像;
所述全彩摄像设备还包括多个成像单元、一个闪烁检测单元和一个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成像单元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每一个成像单元的成像参数;
所述闪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多个成像单元中的每一个是否处于闪烁物件的成像区域,并将处于闪烁物件的成像区域的成像单元作为闪烁成像单元,将未处于闪烁物件的成像区域的成像单元作为非闪烁成像单元;
所述驱动控制单元与所述闪烁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提升闪烁成像单元的曝光量,还用于保持非闪烁成像单元的曝光量不变;
协同测量设备,与所述抖动校正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内容调整图像中最浅景深的限高杆对象,基于所述限高杆对象的景深和垂直占据最多像素点数量计算所述限高杆对象的实际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限高杆参数大数据实时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全彩摄像设备,设置在车顶位置,用于面向车体前方执行实时摄像动作,以获得实时成像图像;
使用抖动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全程摄像设备上,用于检测所述全程摄像设备的抖动幅度和抖动方向;
使用抖动校正设备,分别与所述抖动检测设备和所述全彩摄像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抖动幅度和所述抖动方向实现对所述实时成像图像的像素点的像素值的调整,以获得内容调整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君,未经王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04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