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损耗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0196.6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8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雁伟;魏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通扬碳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632;C04B35/634 |
代理公司: | 14109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37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电极 石墨烯 活化 离子吸附 纤维 焙烧 高弹性系数 氯化锌溶液 热膨胀性能 石墨化处理 浸入 冲击性能 电极制备 混捏成型 乙醇气体 电热 传导性 低损耗 反应釜 防折损 高熔点 结合力 石油焦 折损率 针状焦 混捏 铜粉 制备 半成品 添加剂 | ||
1.一种低损耗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30-32份石油焦、20-25份针状焦、10-12份煤沥青、5-7份的β-SiC、2-3份石墨烯、0.5-0.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0.8份甲基萘磺酸钠、0.5-0.8份CaO、0.5-0.7份AL2O3、0.5-0.7份碳化铪、1-3份铜粉;
2)原料活化处理:将固体形态的各原料分别粉碎并筛分至粒径为30-50nm的粉末之后,将石油焦、针状焦、铜粉、石墨烯和β-SiC充分混合形成混合物A,将A放入反应釜,并在反应釜内通入A质量5-8%的乙醇气体,350-450℃下搅拌反应3-5h,得到反应物B;
3)物料成型:将B降温至100-150℃,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萘磺酸钠、CaO、碳化铪和AL2O3充分混合后,加入煤沥青混合制成糊料,在糊料中加入石墨烯纤维继续混合,之后在成型机中混捏成型;
4)半成品焙烧:将混捏成型后得到的半成品进行焙烧,焙烧之后自然降温,放置72h之后得到石墨电极焙烧品;
5)离子吸附:将获得的石墨电极焙烧品完全浸没到离子溶液中静置48-72h,之后烘干,所述的离子溶液为5-10mol/L的氯化锌溶液;
6)石墨化处理:将干燥后的焙烧品放入石墨化炉内,按送电曲线对焙烧品进行石墨化处理,在此过程中,石墨化炉的温度加热至3300-3500℃,冷却维护时长控制在300-320h,得到成品石墨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损耗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釜的反应压力为8-1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损耗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石油焦、针状焦、铜粉、石墨烯和β-SiC充分混合采用的搅拌速度为1500-1800r/min,混合时间为20-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损耗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石墨烯纤维为糊料质量的6-10%,石墨烯纤维的直径为0.5-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损耗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焙烧的温度为1200-15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损耗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溶液为浓度8mol/L的氯化锌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通扬碳素有限公司,未经大同通扬碳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01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