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的电枢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8045.7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立木宏紀;尾上貴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8 | 分类号: | H02K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电枢 | ||
获得一种旋转电机的电枢,使旋转电机的输出提高且抑制了层叠间隙。电枢由多个电枢铁芯呈圆环状连结而成,电枢铁芯由层叠后的多块钢板通过铆接部结合而成,电枢铁芯具有轭部以及从轭部的中央突出的极齿,铆接部包括:半冲裁铆接部,该半冲裁铆接部形成于极齿的中心线上,半冲裁铆接部构成为该半冲裁铆接部的自钢板的层叠面起的凸出量小于钢板的板厚;以及全冲裁铆接部,该全冲裁铆接部形成于比半冲裁铆接部靠轭部一侧的轭部内,全冲裁铆接部构成为该全冲裁铆接部的自钢板的层叠面起的凸出量大于半冲裁铆接部的凸出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电枢。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电动机或发电机这样的旋转电机中,要求小型高输出及高效率。作为提高旋转电机的输出的一种方法,提高用于旋转电机的电枢的铁芯的密度。作为对将电磁钢板层叠后的铁芯的密度提高造成阻碍的因素,存在由用于电磁钢板的连结的铆接部而产生的层叠间隙。对于铆接部而言,通常采用全冲裁铆接部和半冲裁铆接部。自层叠面起的凸出量小于板厚的铆接部是半冲裁铆接部,根据形状,通常被称为圆形铆接部或椭圆形铆接部。由于半冲裁铆接部的凸出量较小,因而不容易产生层叠间隙,但存在铆接部强度低的技术问题,因此,在旋转电机的电枢的铁芯处仅利用半冲裁铆接部无法获得期望的铆接强度。此外,半冲裁铆接部的重合部分较少且层叠时的固定力较小,因此,存在物料搬运过程中钢板的抗开裂能力较弱的技术问题。
具有斜边部且自层叠面起的凸出量能够为板厚以上的铆接部是全冲裁铆接部,根据形状,通常被称为V形铆接部或梯形铆接部。为了获得期望的铆接部强度而使用全冲裁铆接部,但存在全冲裁铆接部处的层叠间隙较大这一技术问题,因此,无法提高铁芯的密度。此外,通常而言,在铁芯的轭部以及供绕组卷绕的铁芯的极齿这两方构成全冲裁铆接部,但由于卷绕时的张力,使得仅极齿的层叠间隙被压缩而使铁芯的形状变形,因而存在由变形后的铁芯构成的电枢的圆柱度以及圆度变差这一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层叠铁芯,为了对产生全冲裁铆接部的层叠间隙的原因之一即待层叠的各钢板的斜边部的几何干涉进行抑制,在模具内对斜边部进行推拉而使之变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公开了一种芯体块,将具有全冲裁铆接部的钢板与具有空孔的钢板交替地配置而使层叠间隙减小,并且通过铆接和粘接的方式将层叠间固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808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720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能够对层叠钢板的斜边部的几何干涉进行抑制。然而,存在下述技术问题:无法抑制由于钢板的层叠面的面内方向上的偏移而引起的层叠间隙的增大,此外,无法抑制由于斜边部的弹性而引起的层叠间隙的扩大。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由于具有全冲裁铆接部的钢板与具有空孔的钢板交替配置而使全冲裁铆接部的重合较浅,因而构成为通过添加粘接剂来增强接合强度,因此,存在增加粘接剂涂敷工序以及部件种类变多这样使生产效率变差的技术问题。此外,由于夹着粘接剂的钢板的层叠处的铁的密度降低,因此,磁通的穿过进一步变差,从而存在铁芯的特性变差这一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旋转电机的电枢的层叠间隙以提高旋转电机的输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8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