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用组合式换热器组件及热泵热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7516.2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魏爱国;杨磊;杜顺祥;余锦剑;李文东;赵润鹏;黄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43/00;F24H4/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用 组合式 换热器 组件 热水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用组合式换热器组件及热泵热水器。热泵用组合式换热器组件包括:微通道换热器、换热盘管、进气管和出液管,进气管具有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第二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电控阀;其中,第一进气支管与微通道换热器连接,第二进气支管通过电控阀与换热盘管连接。通过电控阀来控制第二进气支管通断,来控制冷媒在换热器的流动路径,以满足用水量小的情况只加热内胆上部半胆内的水,满足用户快速用水需求的同时还减少热水浪费,降低热泵热水器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用组合式换热器组件及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热水器分为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泵热水器等。其中,热泵热水器因其能效高被广泛的推广使用。热泵热水器通常包括水箱和制冷回路,制冷回路则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水箱则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内胆。其中,冷凝器则设置在内胆的外部用于释放热量来加热内胆中的存水。
中国专利号201720041097 .X公开了一种分流程微通道管换热器,其中,包括微通道换热器和换热盘管,并且,通过对进气管进行分流,以满足水箱上下加热均匀的要求。然而,热泵热水器在对内胆中水的进行加热过程中,换热器需要对整个内胆进行加热。当用户用水量不大或者用水人数较少时,则需要用户长时间等待加热热水,并且,也会导致大量热水的浪费。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满足用户快速用水需求并减少热水浪费的热泵热水器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用组合式换热器组件及热泵热水器,通过电控阀来控制第二进气支管通断,来控制冷媒在换热器的流动路径,以满足用水量小的情况只加热内胆上部半胆内的水,满足用户快速用水需求的同时还减少热水浪费,降低热泵热水器的能耗。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用组合式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用于贴靠在热泵热水器的内胆的侧部;
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用于贴靠在热泵热水器的内胆的底部;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引入气态冷媒,所述进气管具有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电控阀;其中,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进气支管通过所述电控阀与所述换热盘管连接;
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用于输出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和所述换热盘管形成的液态冷媒。
进一步的,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
两根集流管,所述集流管设置有进口和出口;
多根微通道管,多根所述微通道管并排布置并连接在两根所述集流管之间,所述微通道管用于贴靠在热泵热水器的内胆的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包括第一子进口和第二子进口,所述第一子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子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与所述第一子进口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子进口和所述电控阀之间,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盘管与所述第二子进口之间还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与所述进口连接,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口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连接在所述电控阀和所述出液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集流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气液分离板,所述气液分离板上开设有排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板上还设置有浮体,所述浮体用于利用浮力开关所述排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板上设置有用于开关所述排液孔的弹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7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