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除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37484.6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金衍健;王范盛;朱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08B3/02;B63B5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汪利胜 |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除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除锈装置,旨在解决船舶除锈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除锈效果不佳的不足。该发明包括爬壁车、安装在爬壁车上的清理头,清理头连接喷射软管,爬壁车上安装由电机带动转动的车轮,爬壁车上设有磁铁块,清理头内安装转轴,转轴上安装驱动叶轮,转轴延伸出清理头的一端连接除锈刷,清理头上均布设有若干冲击筒,冲击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环腔,清理头底面设有若干和内筒一一对应连通的冲击孔,清理头底面安装由转轴带动转动的转动环,转动环上均布设有若干通液孔,随转动环的转动通液孔可滑过冲击孔并与冲击孔连通;环腔内安装拉紧弹簧,拉紧弹簧一端连接撞击球,撞击球抵接在内筒端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除锈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船舶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会出现锈蚀现象,因此需要定期对船舶表面进行除锈清理,目前常用的做法是搭设脚手架,工人站在脚手架上手动进行清理,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大,而且除锈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船舶除锈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除锈效果不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船舶除锈装置,它大大方便了船舶除锈操作,工作效率高,除锈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除锈装置,包括爬壁车、安装在爬壁车上的清理头,清理头连接喷射软管,爬壁车上安装由电机带动转动的车轮,爬壁车上设有磁铁块,清理头内安装转轴,转轴上安装驱动叶轮,转轴延伸出清理头的一端连接除锈刷,清理头上均布设有若干冲击筒,冲击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环腔,清理头底面设有若干和内筒一一对应连通的冲击孔,清理头底面安装由转轴带动转动的转动环,转动环可盖合冲击孔,转动环上均布设有若干通液孔,随转动环的转动通液孔滑到冲击孔对应位置并与冲击孔连通;环腔内安装拉紧弹簧,拉紧弹簧一端连接撞击球,撞击球抵接在内筒端部。
船舶除锈装置工作时,爬壁车在磁铁块的磁力作用下吸合在船舶外壁上,由电机带动车轮转动,从而实现爬壁车的移动。除锈刷贴合到船舶外壁上,撞击球和船舶外壁保持一定距离。通过喷射软管向清理头内输送高压水,水流带动驱动叶轮转动,从而实现转轴的转动,除锈刷随转轴一起转动,从而对船舶表面进行除锈操作。同时,转动环随转轴一起转动,当转动环上的通液孔滑过冲击孔并与冲击孔连通时,水流经通液孔、冲击孔、内筒向外喷射出来,从而将撞击球向外推出,使撞击球撞击到船舶表面上,将船舶表面的锈迹撞击下来,便于后续除锈刷的除锈操作,使除锈更加彻底。当转动环上的通液孔滑离冲击孔,冲击孔被转动环盖合,此时在拉紧弹簧的作用下,撞击球回位。转动环不断地转动,撞击球不断地来回撞击船舶表面,将锈迹撞击下来。这种船舶除锈装置大大方便了船舶除锈操作,工作效率高,除锈效果好。
作为优选,通液孔呈弧形长条状结构。长条状的通液孔使水流有足够长的流通时间,确保撞击球能够向外撞击到船舶表面上。
作为优选,清理头底面设有定位环槽,冲击孔设置在定位环槽底面,转动环适配安装在定位环槽中。这种结构设置使转动环的转动更加平稳可靠,而且转动环盖合冲击孔后密封性好。
作为优选,清理头底面设有若干喷射孔。喷射孔喷射出高压水直接冲击到船舶表面上,对船舶表面进行除锈操作,加快了除锈速度,有利于提高除锈效果。
作为优选,除锈刷包括刷座、缓冲塞、刷毛,刷毛连接在缓冲塞上,刷座上设有安装腔,缓冲塞活动安装在安装腔内,缓冲塞和安装腔内壁之间安装缓冲弹簧。除锈刷在转动除锈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防止出现卡死现象,确保刷毛能够始终与船舶表面接触。
作为优选,内筒端部连接软质的缓冲套,缓冲套端面呈与撞击球表面适配的内凹弧形结构,撞击球抵接在缓冲套端部。撞击球抵接到缓冲套端部,密封性好,而且在撞击球回位的时候缓冲套吸收一定的撞击力,减小对撞击球、内筒的撞击损伤。
作为优选,清理头内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定位套,定位套与转轴适配套装。这种结构设置使转轴的转动更加平稳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7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除船舶依附物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层平整自动化覆膜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