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饲料加工用破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37078.X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8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艾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春 |
| 主分类号: | B02C18/26 | 分类号: | B02C18/26;B02C23/16;B02C23/30;B01D46/02;A23N1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标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饲料 工用 破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饲料加工用破碎装置,属于破碎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破碎筒,所述破碎筒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破碎筒上端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曲柄,所述曲柄的下端铰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套筒,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以及破碎刀片进行上下来回往复破碎,避从而提高了破碎效率,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除尘净化箱对加工产生的灰尘加以处理,以保护车间环境,通过设置的第一滤袋和第二滤袋的轮流使用,当一个滤袋进行吸尘过滤时,同时排放的气体对另一个不工作的滤袋进行除尘清理,达到了无需清理更换滤袋,节省时间,方便除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破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饲料加工用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先将原料进行粉碎,然后再将原料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再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再进行成品配料,从而得到生物饲料,现有的立式破碎装置破碎辊固定,破碎辊带动破碎刀片转动对原料破碎,破碎刀片成固定的圆周,但位于破碎刀片上下的原料需要经过一段才会被破碎刀片破碎,破碎效率低下,且在破碎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如果不加以处理,会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饲料加工用破碎装置,具有破碎效率高效,且除尘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饲料加工用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筒,所述破碎筒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破碎筒上端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曲柄,所述曲柄的下端铰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固定设置在破碎筒的上端,所述破碎筒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固定筒,所述限位套筒贯穿破碎筒伸入固定筒内部,所述移动杆伸入固定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设置有破碎刀片,所述破碎筒的下端设置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内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破碎筒的一侧连通设置有除尘净化箱。
优选的,所述除尘净化箱包括与破碎筒连通的进尘口,所述除尘净化箱的下端设置有灰斗,所述进尘口设置在灰斗的右侧,所述除尘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滤袋和第二滤袋,所述挡板与第一滤袋和第二滤袋的联通处设置有通孔,所述挡板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一滤袋与第二滤袋的空间分割成两个腔室,所述除尘净化箱的内壁横设有挂杆,所述第一滤袋与第二滤袋的上端固定在挂杆上,所述除尘净化箱的外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端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中部位置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支管分别连接至第一滤袋与第二滤袋所在腔室内,所述第一管道连接至第一滤袋的支管上设置有第一逆吹阀,所述第一管道连接至第二滤袋的支管上设置有第二逆吹阀,所述第二管道的支管分别连接至第一滤袋与第二滤袋所在腔室内,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第一滤袋的支管上设置有第一吸气阀,所述第一管道连接至第二滤袋的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吸气阀。
优选的,所述破碎筒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两个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腔套。
优选的,所述出料斗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振动器。
优选的,所述灰斗的底部设置有储尘盒,所述储尘盒与灰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外侧设置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固定连接在滑动板下端。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设置为空心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以及破碎刀片进行上下来回往复破碎,破碎刀片自主上下运动破碎,避免了位于破碎刀片上下的原料需要经过一段才会被破碎刀片破碎,从而提高了破碎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春,未经艾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7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