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离子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35079.0 | 申请日: | 201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4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戴振亚;陆伟文;丁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335/16 | 分类号: | C07C335/16;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冒艳 |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阴离子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离子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用途,1‑(4‑氨基)苯基‑1,2,2‑三苯乙烯与异硫氰酸苯酯衍生物混合进行缩合反应制得。该荧光探针对阴离子具有选择性,并可对识别的阴离子进行定量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特别涉及一种阴离子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在自然界中,阴离子广泛的参与化学反应与生物进程。以氟离子(F-)为例,适量的F-离子具有预防龋齿及骨质酥松时的牙齿脱矿的作用。然而,过量的F-离子将会对人体造成不小的危害,如儿童经常使用含氟牙膏可照成“氟牙症”,饮水中含有过量的F- 离子会造成氟中毒甚至癌症。世界卫生组织要求,饮用水中F-离子的含量不得超过1.5mg/L。近年来,人们开发了一系列检测阴离子的方法,包括电化学分析、色谱法分析、化学法分析等。荧光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便、原料易得的特点,进而成为研究阴离子识别的热点。
在过去的十几年来,人们研究了一系列的阴离子的荧光传感器。1995年,M.H Noiré和B.Duréault开发了一种通过荧光淬灭来识别离子的荧光传感器;1999年,Hongzhi Xie等人合成了一种含脲结构的荧光传感器,可用于识别H2PO4-和HSO4-离子;2005年, EunJin Cho等人开发了一种可特异识别F-离子的荧光传感器;2013年,Soham Samanta 等人开发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荧光传感器,结构中硫脲与席夫碱相连,不仅识别F-离子,也可识别Zn2+、Al3+、Cu2+离子。至今,阴离子荧光传感器已开发了脲类、吡咯类、吲哚类、咪唑类、杯芳烃类、呋喃类等一系列结构。
1954年,Forster和Kasper发现了荧光化合物具有浓度猝灭效应。大多数荧光染料具有聚集诱导荧光淬灭-现象(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由于ACQ效应的存在,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被极大地限制了在实际应用中发展。2001年,唐本忠教授课题组发现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在稀溶液中不发射荧光,而化合物在聚集状态下会发出很强的荧光,这种现象被称为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进一步研究发现,AIE效应的结构与一些ACQ荧光基团连接起来具有AIE性质,据此可研发具有AIE效应的荧光传感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识别和定量分析的阴离子荧光探针。
本发明另目的是提供所述阴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最后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离子荧光探针的用途。
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通式(1)的阴离子荧光探针:
式中,
R表示侧链,为甲基、三氟甲基、硝基或氢原子。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通式(1)的阴离子荧光探针,为如下任一种:
所述具有通式(1)的阴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如下所示:
1-(4-氨基)苯基-1,2,2-三苯乙烯与异硫氰酸苯酯衍生物混合进行缩合反应得到所述通式(1)的阴离子荧光探针。
进一步地,所述1-(4-氨基)苯基-1,2,2-三苯乙烯与异硫氰酸苯酯衍生物的摩尔比为 1∶(2.0-3.0)。
进一步地,所述1-(4-氨基)苯基-1,2,2-三苯乙烯进行混合之前完全溶解于重蒸四氢呋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5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