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夹持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34702.0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7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荣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永机械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66 | 分类号: | B66C1/6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吴红艳 |
| 地址: | 215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手动 夹持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夹持机构,包括吊梁,所述吊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夹爪结构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夹爪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夹爪结构包括两组夹爪,所夹爪下连接有钳齿。本发明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夹持,利用电池模组的自身特点,通过钳齿塞进模组侧面的工艺孔,再通过插销滑块沿着吊臂向下滑动,通过挡板锁死吊点,本发明的关键是一靠二锁,保证了人在起吊过程中的安全,对于被夹持工件的周边不需要很多的活动空间,特别适用于吊电池模组入壳体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持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常用的手动夹持架构(即手动吊具),一般有剪刀差形式的连杆机构、气动夹持机构、真空吸盘等等。无论是剪刀差的连杆机构,还是气动夹持机构,对于被加持工件的周边都要求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而上述这些夹持机构,对于工件的来料方式,放料环境都有一定的限制。
在新能源装配领域,吊电池模组入壳体时,由于电池模组之间、电池模组与壳体之间的空间狭小,传统的夹持机构无法实现工件的取吊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吊电池模组入壳体时,由于电池模组之间、电池模组与壳体之间的空间狭小,传统的夹持机构无法实现工件的取吊功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夹持机构,包括吊梁,所述吊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夹爪结构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夹爪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夹爪结构包括两组夹爪,所夹爪下连接有钳齿。
优选地,所述夹爪包括万向吊点,所述万向吊点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内设有吊臂,所述吊臂的下连接有钳齿。
优选地,所述万向吊点通过挡板紧固。
优选地,所述吊臂与压块卯榫连接。
优选地,所述吊臂上设有插销滑块,所述插销滑块可以沿吊臂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插销滑块的结构包括长边和短边,整体呈L型,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夹爪结构的插销滑块短边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吊梁的中间设有吊环。
本发明适用于电池模组的夹持,利用电池模组的自身特点,通过钳齿塞进模组侧面的工艺孔,再通过插销滑块沿着吊臂向下滑动,通过挡板锁死吊点,本发明的关键是一靠二锁,保证了人在起吊过程中的安全,对于被夹持工件的周边不需要很多的活动空间,特别适用于吊电池模组入壳体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夹持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夹持机构中的夹爪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夹持机构的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夹持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夹持机构的结构左视剖视图;
图中标号:
1、吊环组件;2、吊梁;3、万向吊点;4、挡板;5、联接板;6、垫板;7、压块;8、吊臂;9、插销滑块;10、钳齿;11、第一连接杆;12、夹爪;13、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永机械电子(太仓)有限公司,未经天永机械电子(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4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