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拖挂式房车多电源混合供电配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4232.8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0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迪;李孟迪;曹琳琳;付秋涛;徐家川;苗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7/34;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宋方园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挂 房车 电源 混合 供电 配电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挂式房车多电源混合供电配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电源检测模块、组合逻辑控制器、PFC控制器、A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逆变升压电路及蓄电池。该方法在多电源混合供电时进行检测识别,优先使用市电或外置发电机,为用电器供电,同时对生活用蓄电池充电,并且控制生活用蓄电池不放电,达到节约房车内有限能源的目的;在只有行车发电或辅助电源供电时,为蓄电池充电;在蓄电池电能源有限时,原车蓄电池维持房车内基本的照明和低能耗用电器,生活用蓄电池供电能耗较高的用电设备。本发明使供电配电更加合理高效,提高了电能利用率;提高了生活用蓄电池使用寿命;提高了检修效率;具有广阔的使用和发展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改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挂式房车多电源混合供电配电控制系统,属于车辆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车载用电设备的普及,拖挂式房车中用电设备越来越多,用电量也越来越大,车载用电设备的电能供应难题日益突出,制约拖挂式房车高质量的发展,所以在拖挂式房车多电源供电情况下,对电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拖挂式房车中缺少电源供电配电控制系统,不能科学合理的安排电源的取放电,电能利用率低,并且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在多种电源可以给房车进行供电的情况下,不能有效的对电源类型进行检测识别,无法实现最优配电供电,容易对房车上宝贵的电能资源造成浪费。用户也无法根据实际用电情况通过操作面板对用电器通断电,用户的房车体验较差。
目前,国内拖挂式房车主要通过蓄电池直接给各直流用电器供电,同时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逆变器,给交流用电设备供电。在有市电以及外接发电机发电时,先需要将电能存储到蓄电池中,由蓄电池给各用电器供电,不能直接将交流电信号转变为直流电信号供给直流用电器使用,在有外接电源情况下,也无法实现不使用蓄电池内的电能。其控制系统大多采用按钮式集成面板,无法与电源进行信息交互,智能化程度低。
房车作为耗能较大的车辆,因受空间和重量的限制,车载蓄电池和便携式发电机功率较小,太阳能可用电量有限,离开营地或者没有营地时,不能满足旅居车正常使用。因此,房车普遍采取多种电源互补方式为旅居车供电。但是这种方式不能科学合理的安排电源的取放电,无法检测输入电源是市电还是行车发电,蓄电池电能利用率较低。同时房车的输出控制方面无法与电源进行信息交互,不能对房车内功率较大的用电器进行实时监控,无法保证安全可靠的用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拖挂式房车电源供电类型不合理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一种拖挂式房车多电源混合供电配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挂式房车多电源混合供电配电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检测模块、组合逻辑控制器、PFC控制器、A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逆变升压电路及蓄电池,所述电源检测模块与供电端、蓄电池连接,供电端用于提供交流电和/或直流电,电源检测模块包括交流模拟信号输出端和直流数字信号输出端,交流模拟信号输出端与PFC控制器输入端连接,直流数字信号输出端与组合逻辑控制器输入端连接,PFC控制器输出端与交流用电器、AC/DC转换器输入端连接;组合逻辑控制器与AC/DC转换器输入端、蓄电池连接;AC/DC转换器输出端与DC/DC转换器输入端、逆变升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C/DC转换器输出端与直流用电器连接;蓄电池与逆变升压电路连接,逆变升压电路输出端连接交流用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检测模块包括电容、变压器、二极管、电阻、霍尔电压传感器、变送器、整流器及AD转换器,电容与供电端的交流输出端连接,变压器原边与电容连接,变压器副边连接二极管和电阻,电阻输出端连接霍尔电压传感器,霍尔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变送器,变送器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连接PFC控制器;第二输出端依次经过整流器和模数转换器输出至组合逻辑控制器。
进一步地,供电端的直流输出端直接与蓄电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42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