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时间间隔比值的在先列车完整性判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3976.8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萍 |
主分类号: | B61L23/08 | 分类号: | B61L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时 应答器位置 列车车头 时间差 列车 应答器 列车完整性 特征参量 特征量 车尾 判据 车载装置 大小判定 轨道交通 列车车尾 预先设置 小间隔 车头 轨旁 判定 追踪 | ||
一种列车自主判定其在先列车完整性方法,属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以轨旁计时应答器生成在先列车车头和车尾先后到达计时应答器位置的时间差Tht及在先列车车尾和当前列车车头先后到达计时应答器位置的时间差Tvv,以车载装置生成当前列车车头先后到达后方最近计时应答器和当前计时应答器位置的时间差Tr;当前列车由当前计时应答器获取Tht和Tvv,依据Tht、Tvv和Tr计算出在先列车的车头特征参量Th和车尾特征参量Tt;当前列车选取Th和Tt的比值作为判据特征量,通过比较判据特征量和预先设置阈值的大小判定出在先列车完整性状态。本发明适用于高速追踪列车小间隔时间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同轨追踪运行列车以时间间隔比值作为判据特征量自主判定其在先列车完整性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完整性,即是指列车在行车过程中列车车厢整体连接性的完整。列车完整性检测,即是指列车在运行期间运用检测手段判定其具有列车完整性或列车完整性丢失。目前既有线上运行的列车大多采用轨道电路式、触点连接器式、跨接式、GPS定位式等方法检测列车完整性。
列车在运行中需要实时地检测列车完整性,一旦发生列车完整性丢失事故,需及时控制在后追踪运行列车采取减速措施以防止追尾前方失控分离车厢的再生事故。随着高速轨道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列车运行间隔愈来愈小,一方面,有效地提升了交通便利和线路效能,另一方面,对列车完整性检测及完整性丢失下在后列车控制安全提出了极为刚性需求,列车完整性检测及完整性丢失下在后列车控制安全已然成为了制约列车速度提升和运行间隔缩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业界持续研究的焦点问题。
我国既有在线运行的最高等级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最高速度350km/h、列车最小追踪间隔3min、列车典型长度402m运行。在最高速度350km/h及最小追踪间隔3min运行情况下,列车相互之间轨道空闲的长度超过17km之多,列车车体实际占用轨道线路的百分数仅为2.3%。为了适应运输量增长需求,曾经以改造列车编组结构增加列车车厢和延长站台长度方式提升轨道线路效能,但因受固有轨道线路道口限制获取的运输量增长十分有限,其车体占用轨道线路的百分数很难达到2.9%。如若采用缩减列车追踪间隔方式即可以大幅度提升线路效能,但严格受制于列车运行控制安全,尤其是列车高速追踪小间隔时间运行控制安全。
智能微尘(Smart Dust)由来已久,是一种以无线方式传递信息的微型传感器,体积定位在5毫米及以下,每一粒微尘都是由微处理器、双向无线电收/发装置和使它们能够组成一个无线网络的软件共同组成,如果一个微尘功能失常,其它微尘会对其修复。智能微尘适宜于大范围、长距离无人监控应用领域,列车运行控制属于此领域。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在既有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下列车无法自主检测在先列车完整性的缺陷以及列车高速追踪小间隔时间运行控制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时间间隔比值的列车自主判定其在先列车完整性的方法及装置,以建立列车完整性主体化机车信号手段实现检测事故脱钩车厢主体和控制防撞脱钩车厢主体的合二为一。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萍,未经虞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3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