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液压差速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3672.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4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军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B60K17/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液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液压差速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行走马达、第二行走马达、数字控制器、第一转速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闭式液压泵、补油泵、油箱、液压差速控制阀,第一行走马达上安装有第一制动器,第二行走马达上安装有第二制动器;第一转速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液压差速控制阀均与数字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差速控制阀的P口与闭式液压泵的出油口连通、B口与第一行走马达的进油口连通、A口与第二行走马达的进油口连通,闭式液压泵的进油口与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的出油口连通,所述补油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该用于车辆的液压差速控制系统,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实现防打滑、防止行走马达吸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液压差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行走移动设备必然存在着差速控制的问题,即行走移动设备在行走过程中,设备直线行驶、设备转弯行驶、及设备通过打滑区域的行驶控制问题。同时,行走移动设备的驱动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机械传动驱动和静压驱动。对于机械传动驱动车辆的差速控制问题,一般是在驱动车桥的内部设置差速器,同时安装差速锁结构,从而满足上述相关的实际行驶要求。对于静压驱动车辆,车辆的行驶差速直接通过液压系统自动适应,同时使用转速传感器检测各驱动液压变量马达的转速,再通过PLC控制器控制驱动液压变量马达的转速,从而满足上述相关的实际行驶要求:当车辆直行时,左右两侧的车轮的转速保持一致;当车辆转弯时,位于外侧的车轮的转速要大于位于内侧的车轮的转速;当车辆通过打滑区域、轮胎发生打滑时,则转速传感器检测到打滑车轮的转速过高,PLC控制器控制该打滑车轮的驱动液压变量马达的斜盘摆角归零,实现车辆通过打滑区域。但是,这种液压系统自动适应的差速控制系统仍然存在控制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实现防打滑控制、防止行走马达吸空的液压差速控制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辆的液压差速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行走马达、第二行走马达、数字控制器、第一转速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闭式液压泵、补油泵、油箱、液压差速控制阀,所述第一行走马达上安装有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行走马达上安装有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一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行走马达的转速,所述第二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行走马达的转速,所述第一转速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液压差速控制阀均与数字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差速控制阀的P口与闭式液压泵的出油口连通、B口与第一行走马达的进油口连通、A口与第二行走马达的进油口连通、X口与补油泵的出油口连通、L口与油箱连通、C口与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的控制油口连通,所述闭式液压泵的进油口与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的出油口连通,所述补油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时,补油泵出口的油液经液压差速控制阀控制,由X口经C口进入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内,使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解锁可以自由行走;且液压差速控制阀控制B口和P口,以及A口和P口均处于完全连通状态;闭式液压泵输出的流量通过液压差速控制阀均分到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当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的一个马达出现打滑时,以第一行走马达打滑为例,第一行走马达上的第一转速传感器检测到第一行走马达的转速过快,由数字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到液压差速控制阀,限制由第一行走马达通过的流量,直到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的转速相同或者使第一行走马达完全停止转动,由此实现了防打滑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军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军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3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式双转臂三速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仪表及其显示方法、车速监控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