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3527.3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3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胡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10/65;G06F21/31;G06F21/60;G06F21/62;G06F16/182;G06F16/178;H04L67/1097;H04L9/40;H04L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端 协同 医学 数据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离线组件、云端组件、坐诊医生终端、患者终端、家庭医生终端;离线组件固化在移动存储介质上,离线组件包括离线数据库;云端组件包括云端数据库,云端数据库分别连接认证授权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预警模块,认证授权模块包括白名单;坐诊医生终端包括数据转换模块、拔插模块、加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连接医院信息系统,拔插模块适配移动存储介质;家庭医生终端连接预警模块;患者终端包括诊疗装置、患者应用程序,诊疗装置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本发明在患者本人同意、授权的前提下,保证了患者的历史就诊数据的自动保存,随时查阅,云端备份与恢复、安全性高等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交互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数据库主要应用于存储医院内患者相关个人基础信息、医嘱信息、检验检测等信息。目前医学数据库由各医院院内独自建设。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只能拿到格式不统一的纸质就诊报告。这种保存患者就医过程的信息方式不仅不利于医学数据资源科研共享、保存时间不长、携带不方便容易丢失、不方便医生问诊时了解患者历史的就诊与检测记录、更不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和患者随访跟踪,另一方面国家目前倡导的家庭医生制,许多家庭医生却面临没有相关系统工具支撑他们,及时让他们掌握所负责的患者的健康与就诊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在患者本人同意、授权的前提下,保证了患者的历史就诊数据的自动保存,随时查阅,云端备份与恢复、安全性高等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一种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包括离线组件、云端组件、坐诊医生终端、患者终端、家庭医生终端;
离线组件固化在移动存储介质上,离线组件包括离线数据库,离线数据库存储有数据文件、配置文件、日志文件、影像文件;
云端组件包括云端数据库,云端数据库分别连接认证授权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预警模块,认证授权模块包括白名单,白名单用于记录家庭医生终端名录,认证授权模块分别连接坐诊医生终端、患者端、家庭医生终端;
坐诊医生终端包括数据转换模块、拔插模块、加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连接医院信息系统,拔插模块适配移动存储介质;
家庭医生终端连接预警模块,家庭医生终端包括家庭医生应用程序,家庭医生应用程序用于家庭医生验证身份、接收预警信息、在患者授权后查看云端数据库内的信息;
患者终端包括诊疗装置、患者应用程序,诊疗装置连接数据采集模块。
优选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docker容器,docker容器载入诊疗装置、患者应用程序。
优选的,数据文件包括患者基础信息表、检验检测信息表、随访信息表、病理信息表、费用信息表。
优选的,数据文件、配置文件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位置。
优选的,加密模块以医生ID、医生密码、患者ID、患者随机码作为加密基础。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云端协同医学数据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患者将移动存储介质与坐诊医生终端连接;
b、医院的坐诊医生在坐诊医生终端输入医生ID、医生密码、患者ID、患者随机码,坐诊医生终端加密后与认证授权组件模块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转入步骤c;
c、认证授权组件向坐诊医生终端发送临时认证码,医院的坐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诊疗信息存储在医院信息系统内;
d、医院信息系统、云端数据库、离线数据库进行数据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3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