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焊传感器的平行钢丝智能索及安装传感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1890.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4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邓年春;郭晓;唐志宇;白京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103 | 分类号: | G01L5/103;G01L5/04;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海青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焊 传感器 平行 钢丝 智能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焊传感器的平行钢丝智能索及安装传感器方法,包括索身、锚杯和连接筒,连接筒由密封筒和延长筒组成,延长筒一端设有锚杯,连接筒内设有钢丝,锚杯内设有约束圈,钢丝的出线端通过环氧铁砂层与锚杯内部固定,环氧铁砂层一侧的锚杯内设有锚板,锚杯上设有球形支座,球形支座一侧的锚杯上设有螺母,锚杯一侧设有盖板,锚杯上设有锚固区;本发明的点焊传感器的平行钢丝智能索,能够解决现有的智能索在安装传感器时存在蠕变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方法进行安装平行钢丝智能索的受力监测传感器,能够有效提高受力监测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能保证受力检测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焊传感器的平行钢丝智能索及安装传感器方法。
背景技术
平行钢丝拉索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包括斜拉桥的拉索、拱桥和悬索桥的吊索,拉索的静态索力是拉索施工与运营检测的重要参数,拉索的静态应力、动态应力及振动情况是检测拉索工作状态的重要指标,所以需要对拉索进行受力状况的监测;
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压力环监测方法、磁通量传感器监测方法、液压传感器监测方法,但是对拉索系统的受力监测是一项需长期测量并实时监测的工作,需要考虑监测器件的耐久性、存活率和稳定性,现有的传感器类监测器在安装时,安装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长期的监测需求,因安装稳定性差的原因需要频繁检修其安装稳定性,造成了人力和资源消耗,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点焊传感器的平行钢丝智能索及安装传感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点焊传感器的平行钢丝智能索及安装传感器方法,通过本发明的点焊传感器的平行钢丝智能索,能够解决现有的智能索在安装传感器时存在蠕变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方法进行安装平行钢丝智能索的受力监测传感器,能够有效提高受力监测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能保证受力检测准确性高。
本发明提出一种点焊传感器的平行钢丝智能索,其特征在于:包括索身、锚杯和连接筒,所述索身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由密封筒和延长筒组成,所述索身与密封筒连接,所述密封筒一端连接有延长筒,所述延长筒一端设有锚杯,所述连接筒内设有钢丝,所述钢丝一端延伸至锚杯内部,所述锚杯内设有约束圈,所述钢丝在锚杯内通过约束圈约束固定,所述钢丝的出线端通过环氧铁砂层与锚杯内部固定,所述环氧铁砂层一侧的锚杯内设有锚板,所述锚杯上设有球形支座,所述球形支座一侧的锚杯上设有螺母,所述锚杯一侧设有盖板,所述锚杯上设有锚固区。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索身与密封筒连接处设有热缩套,所述钢丝外侧设有HDPE护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锚杯外壁为螺纹结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锚固区与环氧铁砂层位置相适配。
一种点焊传感器的平行钢丝智能索的安装传感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光纤或应变片作为受力监测传感器,然后对选择好的光纤或应变片进行镀金处理,在其外表面形成镀金层;
步骤二:在延长筒内钢丝上两端点焊槽内布设光纤或应变片的细长不锈钢片,让光纤或应变片居于钢丝和不锈钢片之间,并将尾纤从拉索的尾端底部或延长筒端引线,并控制光纤或应变片的自由端出线穿过锚杯电连接外部的索力测量仪;
步骤三:对锚杯一端的光纤或应变片自由端套设高温出线保护盖,并从锚固区向锚杯内灌注环氧砂浆,形成环氧铁砂层;
步骤四:环氧砂浆灌注结束后将锚杯一端放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保温,保证环氧砂浆固化;
步骤五:环氧砂浆固化后利用索力测量仪进行读数,验证受力监测传感器安装结果。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镀金处理时,采用真空离子镀金技术进行镀金处理,镀金处理前需要对光纤或应变片表面进行清灰处理,控制镀金层厚度为10-12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