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管道高度的巷道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1838.6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尹怀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怀喜 |
主分类号: | E21F5/20 | 分类号: | E21F5/20 |
代理公司: |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 41177 | 代理人: | 王政伟 |
地址: | 839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管道 高度 巷道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管道高度的巷道除尘装置,包括除尘风机和若干个除尘管道升降单元,除尘风机通过连接管道与所有主管道串联,两个相邻的主管道之间通过伸缩软管连接,第一升降轨道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升降轨道垂直于地面固定在巷道一侧的墙壁上,第二升降轨道固定在第一升降轨道的正前方并延伸至地面以下,安装孔上前后水平安装有调节杆,涡轮设置在第二升降轨道内部且固定连接在调节杆的后端,涡轮蜗杆啮合传动。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的完成巷道内的除尘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巷道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管道高度的巷道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原煤在巷道输送过程中,由于巷道处于地面以下位置,纵向长度较长,巷道内充满无法排除的煤尘,虽然巷道内设置了降尘设备,但降尘效果不佳,传统的除尘设备一般将除尘管道和除尘风口设置在巷道一侧的上方,除尘风口高度不可改变,而巷道内的灰尘在设备刚刚工作时通常位于巷道的中下方,此时,传统除尘设备除尘效率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管道高度的巷道除尘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管道高度的巷道除尘装置,包括除尘风机和若干个除尘管道升降单元,每个除尘管道升降单元包括主管道、第一升降轨道、第二升降轨道、涡轮和蜗杆,除尘风机通过连接管道与所有主管道串联,两个相邻的主管道之间通过伸缩软管连接,第一升降轨道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升降轨道垂直于地面固定在巷道一侧的墙壁上,第一升降轨道的侧面沿垂直与地面的方向开设有燕尾槽,燕尾槽槽口背向巷道墙壁设置,第二升降轨道为圆筒状结构,第二升降轨道固定在第一升降轨道的正前方并延伸至地面以下,第二升降轨道的内壁左右对称开设有两条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蜗杆垂直插设在第二升降轨道内,蜗杆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燕尾槽滑动配合,第一滑块下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连接有定位螺栓,蜗杆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两块第二滑块分别与两条凹槽滑动配合,主管道通过支架左右水平架设在蜗杆上端,每个主管道上连接有若干个支管道,第二升降轨道上端的前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前后水平安装有调节杆,涡轮设置在第二升降轨道内部且固定连接在调节杆的后端。
支管道上连接有喇叭口。
所述第一滑块的截面为燕尾状。
在除尘风机排污口附近设有污泥坑。
定位螺栓上连接有第一把手。
调节杆上连接有第二把手。
喇叭口上连接有过滤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除尘风机配合遍布整个巷道的主管道和支管道进行除尘,除尘覆盖面积广,除尘效果好,对巷道内环境影响较小,第一升降轨道和第二升降轨道上分别开设有燕尾槽和凹槽,且第一升降轨道和第二升降轨道前后并排设置,蜗杆通过上下两端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燕尾槽和凹槽滑动配合,并由蜗杆上下升降带动主管道上下升降,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定位螺栓以及第一把手,拧紧定位螺栓可以防止由于主管道的自重将蜗杆向下压动,蜗杆与涡轮相互啮合,而涡轮上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上连接有第二把手,想要实现主管道升降时,只需转动第二把手,第二把手带动调节杆转动,从而将涡轮带动与插设在第二升降轨道内的蜗杆啮合传动实现主管道的上升以及下降,第二升降轨道上开设凹槽,保证了蜗杆在上下滑动的同时也不会倾斜,支管道上连接有喇叭口以增大本发明的吸尘面积,使本发明吸尘更加彻底,喇叭口上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可以防止其他体积较大杂物被吸进主管道内从而造成的故障,本发明将定位螺栓设置在第一滑块的下方,可以使操作人员在固定定位螺栓时更加方便,在除尘风机排污口的附近还设有污泥坑,通过排污口排除的污泥还可以被再次利用,本发明的两个相邻的柱管道之间才用伸缩软管连接,使每个除尘管道升降单元可以自由的调节高度的同时不影响其他除尘管道升降单元,使每个主管道都能实现自由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怀喜,未经尹怀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