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1646.5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7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程印超;刘晓宇;颜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55 | 分类号: | H04L43/55;H04L41/5061;H04L41/5074;H04L43/0817;H04L43/04;H04L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性能 测试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其中,网络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在监测到的投诉事件达到预设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与投诉事件相对应的投诉对象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网络性能测试任务的邀约清单;根据邀约清单,向对应的终端发送投诉事件的网络性能测试任务邀约。本方案通过在监测到的投诉事件达到预设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与投诉事件相对应的投诉对象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网络性能测试任务的邀约清单;根据邀约清单,向对应的终端发送投诉事件的网络性能测试任务邀约;能够实现根据用户投诉数据进行小范围精准邀约,自动、及时、精准的选择对象完成测试,大大提升测试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性能测试方案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T(信息技术)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用户对网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运营商为了保障网络的稳定和业务良好感知,需要实时监测网络、业务运营效果和质量,虽然运营商可以通过自有团队和拨测工具进行网络、业务质量监控,但是这种测试受限于测试场景、测试时间、测试手段等,存在测试效率低、测试结果局限性以及测试代价大等问题。
近年,出现了一种众包测试的方法,将任务分发给不同的用户进行众包测试,解决了传统测试的部分问题。
但目前众包测试方法都是根据预先设定监测目标,通过向海量测试用户进行邀约,对大量的测试结果进行问题挖掘,不管是测试执行还是数据分析投入的人工较多,而且从众测任务规划到问题发现中间有一段周期,效率不高,没有办法及时发现问题,影响网络和业务用户体验。
也就是,现有的解决方案只是将任务众包分发给大量用户,并没有考虑到精准的用户邀约、可快速出结果等问题,导致问题发现和问题定位周期长、消耗人工较多,影响用户对网络和业务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服务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性能测试方案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性能测试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在监测到的投诉事件达到预设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投诉事件相对应的投诉对象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网络性能测试任务的邀约清单;
根据所述邀约清单,向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投诉事件的网络性能测试任务邀约。
可选的,在根据与所述投诉事件相对应的投诉对象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网络性能测试任务的邀约清单之前,还包括:
将历史投诉事件进行预处理并进行分类;
根据分类结果,确定各类别的投诉事件对应的网络性能测试任务。
可选的,在根据与所述投诉事件相对应的投诉对象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网络性能测试任务的邀约清单之前,还包括:
根据历史投诉事件的分类规则,对监测到的所述投诉事件进行归类;
根据归类结果,确定监测到的投诉事件是否达到预设触发条件。
可选的,所述根据与所述投诉事件相对应的投诉对象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网络性能测试任务的邀约清单,包括:
根据与所述投诉事件相对应的投诉对象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投诉事件所在基站的第一基站信息以及所述所在基站的临近基站的第二基站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信息、第二基站信息以及预设参数信息,确定网络性能测试任务的邀约清单。
可选的,所述预设参数信息包括:基站用户量、基站用户密度和基站系数占比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基站信息、第二基站信息以及预设参数信息,确定网络性能测试任务的邀约清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