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1575.9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6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饶阳;宋刘洋;江林涛;刘小杰;王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E05B83/34;E05B81/04;E05F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多功能 充电 格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该充电格栅包括:格栅本体,其中部形成有前后贯穿的窗口;口盖底座,其安装于窗口的一侧边缘,口盖底座开设有开孔;口盖铰链,口盖铰链一端固定于口盖底座,其另一端穿过窗口连接口盖面板,口盖铰链带动口盖面板翻转以封闭或打开窗口;状态检测组件,其固定于口盖底座,状态检测组件上设有触点,靠近触点的口盖铰链上设有触片;当触片与触点接触,并压制触点移动超过触发阈值时,状态检测组件发送信号给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ECU显示口盖面板扣合于窗口。本发明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通过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口盖面板是否扣合于窗口,并通过ECU进行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充电功能作为电动汽车必不可少功能,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一般而言,电动汽车拥有快充和慢充两个充电接口,根据整车布置的需求充电口盖的布置形式也不尽相同。
伴随电气智能化汽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结构需要布置在前格栅上。目前,电动汽车可将快充接口和慢充接口同时集成在前格栅上。现有的充电前格栅,大多是通过铰链与充电口盖连接,电动车的整车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并不能检测到充电口盖的启闭状态,若充电口盖一直处于开启状态,随着尘埃积累,容易造成充电接口的负担,减短使用寿命,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可检测口盖面板的开启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其包括:
格栅本体,其中部形成有前后贯穿的窗口;
口盖底座,其安装于窗口的一侧边缘,口盖底座开设有对应充电插接口的开孔;
口盖铰链,其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开孔两侧,口盖铰链一端固定于口盖底座,其另一端穿过窗口连接口盖面板,口盖铰链带动口盖面板翻转以封闭或打开窗口;
状态检测组件,其固定于口盖底座,状态检测组件上设有触点,靠近触点的口盖铰链上设有能与触点接触的触片;
当触片与触点接触,并压制触点移动超过触发阈值时,状态检测组件发送信号给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ECU显示口盖面板扣合于窗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窗口远离口盖底座的一侧边缘处设有一圈沉台,沉台内装有密封圈,密封圈设有翻边,翻边根部设有减胶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口盖底座的开孔两侧设有均设有一个安装凹台,其中一个安装凹台内设有安装座,安装凹台和安装座之间配合形成固定状态检测组件的第一安装孔,安装座还开设有供触点穿过的通孔,通孔与第一安装孔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口盖铰链包括:
固定部,其固定于安装凹台;
活动部,其固定于口盖面板;
第一连杆,其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固定部铰接,其另一端与活动部铰接;第一销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固定部铰接,其另一端与活动部铰接;
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两个口盖锁,两个口盖锁分别位于两个口盖铰链的相对外侧,口盖锁两端分别固定于口盖底座和格栅本体上,每个口盖锁与一个口盖铰链相配合;
口盖锁包括:
锁体,其一端固定于口盖底座,其另一端固定于格栅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5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地雷二次效应地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动四轮篷车的塑料覆盖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