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组自主智能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1492.X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杰;荆有泽;尚晋;冯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3;H01M10/6563;H01M6/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蒙建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自主 智能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组自主智能散热装置,属于电源散热技术领域,所述锂电池组为水中密封腔体的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自主智能散热装置包括多台散热风扇、控制散热风扇工作状态的电控系统;所述锂电池组、温度继电器、电源模块、电控系统依次串联组成串联回路;所述电控系统分别与每台散热风扇电连接。对于水中密闭腔体内的锂电池组而言,在无外部供电且只能采取风冷散热的情况下,本发明解决了电池组散热设计不可知的技术问题,使其在相应使用条件下可以自主为风冷系统供电,且做到功耗及散热温度的控制,不仅有效锂电池组的散热难题,而且保证了电池组能量的有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组自主智能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锂(锂一次及锂离子)电池组具有比能量高、电压高、使用便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军事等各领域。但锂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及欧姆压降的原因会不同程度的产热,给锂电池组的寿命及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散热设计是锂电池组设计中的关键。
目前,锂电池组的散热方式主要有自然散热、液冷散热、风冷散热等方式。自然散热结构简单,无需专门设计,但散热效果较差,一般适用于小型低功率使用的锂电池组。液冷散热散热效率最高,散热速度快,但结构复杂,散热结构的重量占比过高,会降低锂电池组的比能量和成组效率,而且液冷散热需要循环系统及散热组件配合,对散热系统的要求较高,一般适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的散热。风冷散热介于二者之间,结构增重不多,对散热系统的后端要求也不高,适用于对重量要求苛刻且无空调系统等散热组件配合的锂电池组。传统的风冷方式一般采用外部供电模式,无温度及功耗控制,对于水下装备用锂电池组而言,电池组处于密封腔体内,无法外部供电,而且一般情况下只能采取风冷散热的模式。对于这种锂电池组如何有效散热一直是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组自主智能散热装置,对于水中密闭腔体内的锂电池组而言,在无外部供电且只能采取风冷散热的情况下,本发明解决了电池组散热设计不可知的技术问题,使其在相应使用条件下可以自主为风冷系统供电,且做到功耗及散热温度的控制,不仅有效锂电池组的散热难题,而且保证了电池组能量的有效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组自主智能散热装置,所述锂电池组为水中密封腔体的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自主智能散热装置包括多台散热风扇、控制散热风扇工作状态的电控系统;所述锂电池组、温度继电器、电源模块、电控系统依次串联组成串联回路;所述电控系统分别与每台散热风扇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锂电池组自主智能散热装置还包括风量传感器,所述风量传感器与电控系统电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该发明在无外部供电的密闭环境下,为锂电池组风冷散热方式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2、该发明创造了一种自主智能化风冷散热方法,使得电池组可根据温度、风量及使用工况控制风扇的开启及时序,并可以监测风扇状态;
3、该发明作为一种全新的锂电池组自主供电自主控制的散热方式,将散热控制与电池组BMS系统联动,实现电池组散热的自主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中,1-锂电池组;2-风扇;3-温度继电器;4-DC/DC;5-BMS。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转换机台
- 下一篇:基于活体检测的票据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