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肝移植术中供肝快速灌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0937.2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师建华;王博;于良;吕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梁雅男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植 术中供肝 快速 灌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移植术中供肝快速灌注装置,包括灌注管、固定套、固定轴、齿纹旋钮、隔套、调节块、穿透丝、I单向阀、注液球、II单向阀、连接软管、接口端、伸缩连接管、分流管、分离板,首先通过创新内置插入式分流平衡腔设计,能够避免发生左、右肝灌注不充分的情况,且配合伸缩锥形端尖锐,不仅能够快速刺破血管壁,起到打通血管作用,此外也能够回缩,避免锥形端尖锐持续存在,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此外,分流管前端为孔状设计,方便灌注液快速流入肝脏,同时结合单向注液机构,避免了反流情况,确保了注液效果,综上,该装置主要用于肝移植术中完成供肝获取时快速灌注,利于肝移植手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肝移植灌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肝移植术中供肝快速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肝移植术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治疗手段,今年来随着我国肝移植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改善,肝移植术后生存率不断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在逐年下降。在肝移植术中,供肝的获取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肝脏原位灌注。如何准确定位并快速进行置管固定及灌注是获取优质肝源的技术性难题存在。
传统供肝获取时,开腹后迅速探查肝脏,了解有无肝硬化、肝占位以及严重脂肪肝,术者提起小肠,由助手结扎小肠系膜,剪开骨盆人口上方后腹膜,显露腹主动脉,剪开其分叉上方前壁,向近端插入经改装后的带2~3个侧孔的Foley导尿管,插入深度为气囊至腹主动脉开口平面上方,气囊内注入25ml生理盐水,灌注0~4℃灌洗液。完成腹主动脉插管后,开始行门脉灌注。助手向下方牵拉十二指肠,手术者劈开胰腺头部,即可在胰腺后方找到肠系膜上静脉的根部,剪开其前壁,插入自制门静脉插管,深度2-3cm,以防止插入过深到门静脉分支,并且结扎脾静脉。加扎固定后,开始灌注。此操作,需要主刀要熟练准确定位插管深度,并在助手协助下迅速进行插管固定。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插管过深的情况,这时灌流液流向右半肝顶,易导致左、右肝灌注不充分;同时由于肝左外叶紧贴心脏,一般在灌注过程中较慢,致使左、右肝缺血时间有差异。与此同时,传统灌注管道中缺少防止液体反流的装置,液体灌注完全依靠重力因素进入供肝,在整个灌注过程中随时会因为各种因素引起灌注液的反流,导致灌注速度减慢。
根据上述,虽然目前中国专利肝移植术中供肝快速固定灌注装置(授权公布号:CN104770361 B)解决了一定的现有缺陷,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提高灌注速度,还是依靠重力进行供肝,从而容易致使左、右肝缺血时间有差异,2、虽然设有尖锐方便穿刺插入,但不便对其进行回缩,给操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肝移植术中供肝快速灌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肝移植术中供肝快速灌注装置,来解决目前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肝移植术中供肝快速灌注装置,包括灌注管、固定套、固定轴、齿纹旋钮、隔套、调节块、穿透丝、I单向阀、注液球、II单向阀、连接软管、接口端、伸缩连接管、分流管、分离板,所述的固定套固设于灌注管外壁右侧,所述的固定套与灌注管一体成型,所述的固定轴贯穿固定套内部中端,所述的固定轴与固定套紧配连接,所述的齿纹旋钮套设于固定轴外壁,所述的齿纹旋钮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的隔套固设于灌注管内部中端,所述的隔套与灌注管一体成型,所述的调节块滑设于灌注管和隔套之间,所述的调节块分别与灌注管和隔套左右滑动连接,所述的穿透丝固设于调节块左侧,所述的穿刺丝与调节块一体成型,所述的I单向阀固设于灌注管右侧,所述的I单向阀与灌注管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注液球固设于I单向阀右侧,所述的注液球与I单向阀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II单向阀固设于注液球右侧,所述的II单向阀与注液球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连接软管固设于II单向阀右侧,所述的连接软管与II单向阀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接口端固设于连接软管右侧,所述的接口端与连接软管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伸缩连接管固设于灌注管内部左侧,所述的伸缩连接管分别与灌注管和隔套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分流管固设于伸缩连接管左侧,所述的分流管与伸缩连接管一体成型,且所述的分流管与灌注管滑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板固设于灌注管内部左侧,所述的分离板与灌注管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0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