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污泥热解物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0706.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洪;李赫;贾亚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04 |
代理公司: | 61218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包春菊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热解 混凝土 复合水泥 制备 工业污泥 粗集料 透水性 细集料 重量轻 河湖 抗拉 污泥 生产成本 市政 水泥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污泥热解物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含污泥热解物的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复合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水;其中,所述复合水泥包含水泥和污泥热解物。本发明所得含污泥热解物的混凝土可以处理大量的污泥,经济环保,其硬度、抗拉、抗劈强度、抗压强度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相比普通混凝土具有密度小、重量轻、透水性大、韧性强的特点;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所得混凝土能大量处理市政、河湖和工业污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污泥热解物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通常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最大的残留物,按不同的来源,可分为河湖污泥、市政污泥,以及工业污泥。河湖污泥主要源自江河、湖泊,所含污染物质较少。污水处理后的工业污泥和一些来自特殊处的污泥含有毒有害物质,如病原体、重金属、化学品和有机污染物等。如若处置不当,则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故被视为危险废物,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处理。欧盟国家和美国处理污泥的主要方式有农业应用,土地恢复,垃圾填埋以及焚烧等。中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大量污水的处理,产生了大量的污泥。根据有关资料,中国每天的污泥产量大于2500万吨,但我国污泥的处理和回收率仅为25%,污泥处理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
目前,我国污泥处理有卫生填埋、焚烧、农业用途和建筑材料等污泥处理方法,并在我国进行了相应的应用,但是卫生填埋占地面积大,难于长期为继;焚烧,由于污泥含水量低,热值不高,需要大量助燃材料,成本高。农业用途处理污泥,有直接施用污泥到田间,有污泥热解消灭病原菌后,生成含有机物的灰分物质使用到农田,但由于运输距离远、污泥中含有有毒物质、使用量存在上限等因素限制了大量使用。作为建筑材料,因污泥含有高的有机物,有机物分解后会导致建筑物质量下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建设,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寻求能大量使用、成本低、没有副效应、清洁高效的污泥处理方法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污泥热解物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含污泥热解物的混凝土可以处理大量的污泥,经济环保,其硬度、抗拉、抗劈强度、抗压强度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相比普通混凝土具有密度小、重量轻、透水性大、韧性强的特点;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所得混凝土能大量处理市政、河湖和工业污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一种含污泥热解物的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复合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水;其中,所述复合水泥包含水泥和污泥热解物。
优选的,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优选的,所述细集料为砂子。
优选的,所述粗集料为碎石,所述碎石的粒径为5-20mm。
优选的,所述复合水泥、砂子、碎石和水的质量比为:1:(1-2):(2.5-3.6):(0.3-0.6);所述污泥热解物的质量占所述复合水泥质量的0.01-3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水泥、砂子、碎石和水的质量比为:1:(1.35-1.98):(2.74-3.44):(0.45-0.55);所述污泥热解物的质量占所述复合水泥质量的0.01-10%。
(二)一种含污泥热解物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污泥热解物,备用;
步骤2,将污泥热解物与水泥混合均匀,加入细集料、粗集料和水,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含污泥热解物的混凝土。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污泥热解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子步骤:
将污泥放置于一体化污泥连续碳化设备,在绝氧条件下干热热解,粉碎,过筛,得污泥热解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0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