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红素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029950.6 申请日: 2019-10-28
公开(公告)号: CN110835315A 公开(公告)日: 2020-02-25
发明(设计)人: 靳艳;庄晶玲;叶明亮;张金宏;杨丽丽;郝向峰;张文华;马生梅 申请(专利权)人: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403/24 分类号: C07C403/24;C09B61/00
代理公司: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代理人: 张倩
地址: 750299 宁夏回族*** 国省代码: 宁夏;6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枸杞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枸杞红素的提取方法,属于天然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领域。该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提取以及固体吸附剂吸附材料,实现了对枸杞红素的高效提取,同时可大量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工艺简单、效率高、易于工业放大,可应用于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枸杞红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Lycium chinenseMiller)是茄科植物,枸杞果实枸杞子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药材,《中药大辞典》记载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1]。枸杞子含有枸杞多糖[2]、黄酮、多酚[3]、类胡萝卜素[4]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衰老、保肝等生物活性。枸杞子中最主要的类胡萝卜素是枸杞红素,化学名称为玉米黄素二棕榈酸酯(zeaxanthin dipalmitate)。枸杞红素是一种富含氧的类胡萝卜素,分子结构上含多个不饱和双键,分子式为C72H116O4(CAS号:144-67-2),其化学结构参照附图1。

枸杞红素经皂化反应后可脱去二棕榈酸生成玉米黄素(zeaxanthin),玉米黄素和叶黄素是人类视网膜上的主要色素。玉米黄素与叶黄素是人体视网膜的黄斑部位唯一的类胡萝卜素,是黄斑色素的主要组成色素(Clinics in Dermatology(2009)27,195–201)。玉米黄素主要集中在视网膜的黄斑区中心,叶黄素则遍及视网膜。玉米黄素具有特异性的吸收紫外线中蓝光的作用,可避免蓝光对视网膜损伤,同时玉米黄素和叶黄素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防止视网膜、上皮细胞、脉络膜等由于氧化引起的眼损伤,因此玉米黄素和叶黄素对于人体视力和眼睛的营养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Br J Ophthalmol 1999 83:867-877)。实验证明玉米黄素比叶黄素对于眼睛的作用更为重要,当玉米黄素供应不足时人体会将叶黄素自动转化为玉米黄素。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老年人视力障碍和致盲的首要眼病,AMD的患病风险与人体血液中的玉米黄素和叶黄素浓度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明每日摄入6mg玉米黄素和叶黄素可有效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风险,减缓老年性黄斑变性进程。黄斑性色素玉米黄素和叶黄素还可改善眼睛畏光、眩光恢复、黄昏黎明视觉、暗反应等眼部问题(Academy of Ophthalmic Education)。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玉米黄素,只能通过食物摄取(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49(2011)2841–2848)。枸杞子是含有枸杞红素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枸杞子的益精明目功效与其富含枸杞红素密切相关。

而现有技术中,对于枸杞色素的提取往往集中于针对枸杞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并没有针对枸杞红素提取的文献报道,涉及枸杞红素大多是基于色谱方法鉴定,或是直接使用枸杞红素标准品的活性试验。并且针对于色素的提取纯度最高,且可以应用于实际应用的是制备色谱的应用,但是由于制备色谱的仪器设备前期的方法建立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枸杞红素的制备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提取以及固体吸附剂吸附材料,实现了对枸杞红素的高效提取,同时可大量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工艺简单、效率高、易于工业放大,可应用于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枸杞红素的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干枸杞粉碎,与溶剂A按质量体积比1:10-100混合,搅拌1-10小时,经过滤,得到滤渣;

2)将所述步骤(1)的滤渣冷冻干燥后再次粉碎,将得到的粉碎滤渣与提取溶剂B按质量体积比1:(10-125)混合,搅拌萃取0.5-8小时,过滤,得到提取液经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9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