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29629.8 | 申请日: | 201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3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生;季昆玉;吴益明;蔚超;杨小平;刘洋;陆云才;吴鹏;王胜权;孙磊;廖才波;姚廷利;林元棣;王同磊;王如山;李伯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5/02;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丁朋华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浸式 电流 互感器 局部 放电 在线 监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1,测量同一间隔内若干个同相电流互感器接地铜排高频电流信号,对测量的高频电流信号两两组合,进行差分处理;
步骤2,对差分处理后的高频电流数字序列进行小波去噪处理,采用波形比对分析方法,根据从小波处理后的高频电流数字序列中提取局部放电脉冲信号,并利用差分前局部放电的极性、差分前后局部放电脉冲的幅值变化识别缺陷电流互感器;具体为:建立若干个典型局部放电波形,将小波去噪后Cn2个高频电流数据序列窗口内的数据,分别与若干个典型局部放电波形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P(x,y)计算,分析相似性,若Pearson相关系数P(x,y)0.3或P(x,y)-0.3,则判断小波去噪处理后的窗口中的数据为局部放电脉冲信号,筛选出具有局部放电脉冲信号高频电流数字序列,分析具有局部放电脉冲信号的差分处理后高频电流数字序列以及对应的差分处理前高频电流数字序列,局部放电脉冲信号对应的窗口内,局部放电脉冲信号极性相反、差分处理使高频电流信号幅值增加的序列对应的电流互感器为缺陷电流互感器;
步骤3,测量相同间隔内同相任一台电流互感器接地铜排工频接地电流信号,利用局部放电脉冲信号与接地电流信号之间的相位特征分析放电类型;具体为:将接地电流信号相位滞后90°作为电压信号相位信息,建立局部放电脉冲信号与电压信号相位之间的关系;若正负半周内局部放电相似,局部放电脉冲信号在第一、二、三、四象限均有出现,判断为气泡放电;若局部放电脉冲信号主要集中在电压峰值处,判断为尖端放电;若局部放电脉冲信号在正负任一半周出现大而稀、另一半周小而密的情况,判断为沿面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流互感器接地铜排高频电流信号采用穿芯式高频电流传感器进行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波去噪处理中的小波基函数选取db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arson相关系数P(x,y),通过下式计算:
其中,n为同相电流互感器的个数,局部放电波形采样点的个数为N,i=1,2,…N,j=1,2…,N;xi、xj分别表示经小波去噪处理后的高频电流序列窗口中第i、j个数据值;yi、yj分别表示典型局部放电波形采样点中第i、j个数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若干个典型局部放电波形,具体为:
建立单指数衰减、双指数衰减、单指数衰减振荡、双指数衰减振荡表征的四种典型局部放电波形,用函数f(t)表示:
单指数衰减形式的局部放电对应函数:f1(t)=Ae-t/τ
双指数衰减形式的局部放电对应函数:f2(t)=A(e-1.3t/τ-e-2.2t/τ)
单指数衰减振荡形式的局部放电对应函数:f3(t)=Ae-t/τsin(fc×2πt)
双指数衰减振荡形式的局部放电对应函数:f4(t)=A(e-1.3t/τ-e-2.2t/τ)sin(fc×2πt)式中,A为信号幅值;τ为衰减系数;fc为振荡频率;t为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流互感器接地电流信号采用穿芯式接地电流传感器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96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