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汽车空调管路的尼龙管夹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8999.X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献忠;徐祖建;卢厚元;鲍连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军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5 | 分类号: | F16L55/035;F16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杆 空调管路 管夹片 空调管 震动 车内 弹簧 缓冲 套壳 汽车空调管路 全金属材质 塑料 材质选用 防滑涂层 功能单一 行驶过程 尼龙管 顶面 夹固 预留 橡胶 口径 穿过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汽车空调管路的尼龙管夹结构,包括管夹片,弹簧和导杆;所述管夹片顶面固定连接有导杆,且管夹片的夹固面设有橡胶防滑涂层;所述导杆穿过套壳的预留洞。套壳、管夹片和导杆的材质选用PA尼龙塑料,PA尼龙塑料能够满足对空调管固定所需的强度,且材质轻盈,该设计减轻了装置整体的重量,解决了现有空调管夹采用全金属材质重量大的问题,导杆外部设有弹簧,对空调管路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减少了空调管路震动对于车内NVH的影响,同时也能适应对不同口径的空调管路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空调管夹功能单一且无法缓冲空调管路震动对车内NVH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汽车空调管路的尼龙管夹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的各部件总成一般分散安装在汽车的各个部位,汽车空调管路将这个部件总成连接起来,组成一套完整的汽车空调系统,空调管路在汽车内部需要用空调管夹固定住,以免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管路掉落影响空调的正常运转。
如申请号为:CN201520644594.X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空调管路管夹。该汽车空调管路管夹包括主减震垫、金属管夹以及副减震垫,主减震垫呈圆柱体状,主减震垫的内周壁设有用于防滑的内齿,副减震垫设置在金属管夹的固定孔位置。本发明通过主减震垫、副减震垫和金属管夹配合的结构,在避免了空调管夹与空调管路之间的硬连接的同时也保留了金属管夹固定的牢固性和方便性;而且主减震垫内周壁设置防滑内齿,可防止空调管路由于震动产生转动松脱,从而减少了NVH噪音的产生。
现有空调管路的固定方式大多采用金属管夹,并配螺丝固定,金属管夹重量大,在汽车轻量化要求越来越强烈的今天,金属管夹的固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且市面上的固定夹通常只是用于实现对相同尺寸管路同向的固定,而且功能单一,在遇到崎岖颠簸的路况时,空调管路会随汽车的行进产生振动,空调管路的振动则容易通过管夹传递至前围钣金,敲击形成辐射噪声,影响车内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汽车空调管路的尼龙管夹结构,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汽车空调管路的尼龙管夹结构,以解决现有空调管夹采用全金属材质重量大、功能单一且无法缓冲空调管路震动对车内NVH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汽车空调管路的尼龙管夹结构,包括套壳,上固定环,下固定环,管夹片,弹簧,固定条和导杆;所述套壳由两个半圆形壳体对接而成,且套壳的两端设有连接体a;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体b和连接体c;所述下固定环底端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过盈插接在固定条一端的孔洞内;所述管夹片顶面固定连接有导杆,且管夹片的夹固面设有橡胶防滑涂层;所述固定条螺丝拧接在汽车相应管夹的固定位置;所述导杆穿过套壳的预留洞。
进一步的,所述管夹片和套壳之间设有弹簧,且弹簧套接在导杆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套壳、管夹片和导杆的材质选用PA尼龙塑料,所述上固定环和固定条选用金属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a、连接体b和连接体c内设有竖直方向位置对应的孔洞,所述套壳、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通过螺丝穿过连接体a、连接体b和连接体c的孔洞拧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环底部的连接杆底部拧接有限位螺母,且下固定环与固定条过盈插接后下固定环可360°自由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军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军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8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