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端硅烷基聚醚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27803.5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明;陈丹;刘壮壮;陶小乐;何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71/00 | 分类号: | C09J171/00;C09J175/04;C09J11/04;C09J11/06;C09K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小清 |
| 地址: | 31125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硅烷 基聚醚 改性 密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端硅烷基聚醚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改性密封胶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其中,通过选择所述A组分包括30~50重量份端硅烷基聚醚改性聚合物,15~25重量份增塑剂A,40~50重量份填料A,4~10重量份辅料A;所述B组分包括40~60重量份填料B,10~25重量份增塑剂B,0.5~2重量份稳定剂,5~15重量份端硅烷基聚氨酯树脂,5~15重量份除水剂,10~20重量份粘接促进剂,3~15重量份催化剂;使得得到的端硅烷基聚醚改性密封胶能够快速固化,且定位时间短,粘接强度高,尤其是对金属的粘结强度能大于2.0MPa,且该胶的储存时间可达12个月,保质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组分端硅烷基聚醚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及工业市场所用到的密封胶以硅酮和聚氨酯为主。硅酮密封胶耐老化性能优异,但其抗污染性差,对基材的粘接强度较低;聚氨酯密封胶虽然强度很高,但含有游离的异氰酸酯,固化时易形成气泡,耐老化性能差,而且经常需要配合底涂使用。端硅烷基聚醚改性密封胶最先是由日本Kaneka 公司开发出来,综合了硅酮和聚氨酯密封胶的性能,具备对基材的广泛粘接性、环境友好型、高抗形变位移能力、低污染性等优点,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
电梯加强筋的粘接固定经历了从双面胶带到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再发展到端硅烷基聚醚密封胶的转变,其中,双面胶带成本较高,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水汽渗入导致粘接面破坏;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粘接强度较高,定位速度快,但刚性较大,本体较脆,抗震动能力较差;端硅烷基聚醚改性密封胶对加强筋的粘接强度较高,具备一定的弹性,还能起到隔音降噪的作用。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端硅烷基聚醚改性密封胶为单组份端硅烷基密封胶,该密封胶由于固化方式为湿气固化,表面固化层阻碍水汽渗透到内部,导致深层固化较缓慢,达到最终强度需7d或更久,为此,CN105219337B公开的双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催化剂与聚合物分别放在A和 B两种组分中,常温搅拌混合,由于组分中水分的存在,使得混合后内外部同时固化,固化速度得到明显提高;但是该法得到的密封胶的储存稳定性较差,同时对基材的剪切强度依然较弱。
因此,开发高性能的端硅烷基聚醚改性密封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组分端硅烷基聚醚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端硅烷基密封胶不仅表面消粘快,深层固化高,而且对金属基材的粘结强度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端硅烷基聚醚改性密封胶,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
其中,所述A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所述B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优选的,所述端硅烷基聚醚改性聚合物为型号为S303H的端硅烷基聚醚改性聚合物、型号为SAX400的端硅烷基聚醚改性聚合物和型号为SAT720 的端硅烷基聚醚改性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A为DIDP或PPG2000。
优选的,所述填料A包括40~50重量份的轻质碳酸钙和3~10重量份的重质碳酸钙。
优选的,所述辅料A包括2~4重量份的补强填料、1~3份的着色填料和 1~3份的紫外吸光剂。
优选的,所述填料B包括30~40重量份的轻质碳酸钙和5~15重量份的重质碳酸钙。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B为PPG2000、DIDP或DINP。
优选的,所述粘结促进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和KH560的混合粘结剂。
优选的,所述A组分的水份含量为1000~200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7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