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雪松自我防控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7783.1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3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喻爱林;涂业苟;刘晓华;金明霞;王文辉;熊彩云;阙生全;谢谷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0;A01H1/04;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36139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莫伟智 |
地址: | 330032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雪松 马尾松林 取食 松材线虫病 产卵 化学类型 防治 马尾松 生物防治技术 吸引 混交林 韧皮部 存活 延缓 孵化 筛选 生长 调控 林业 传播 | ||
1.一种利用雪松自我防控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选用经筛选的对松褐天牛幼虫具有抗性的雪松,在马尾松林内混交栽植,形成混交林。
2.一种利用雪松自我防控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用对松褐天牛幼虫具有抗性的雪松;
2、采用无性系育苗,苗龄5年以上后移栽;
3、在发生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林内混交雪松,每667m2栽种雪松12-22株,栽植穴规格0.6m×0.6m×0.6m,每株施有机肥底肥5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雪松自我防控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雪松与马尾松之间按株间混交方式混交时,马尾松的株行距3m×4m,每隔3-4株马尾松混栽一株雪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雪松自我防控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雪松与马尾松之间按对角线混交方式混交时,马尾松的株行距3m×4m,沿对角线混交一株雪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雪松自我防控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雪松与马尾松之间按行间混交方式进行混交时,马尾松的株行距3m×4m,每隔马尾松2-3行混栽一行雪松。
6.一种对松褐天牛幼虫具有抗性的雪松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不同雪松苗木随机混交于马尾松林内后,通过对混交林中的松褐天牛取食和产卵以及雪松存活情况的观测,初步筛选出抗松褐天牛雪松树种,并将该树种的树皮及木质部与其他饲料原料混合,人工饲养松褐天牛幼虫,获得幼虫成活情况,进一步筛选出对松褐天牛幼虫具有抗性的雪松树种。
7.一种对松褐天牛幼虫具有抗性的雪松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混交筛选
(1)从不同地区选择雪松苗龄5年以上的苗木;
(2)2月底以前,在每667m2马尾松林中随机栽植12-22株苗木,形成混交林;
(3)每年5月-9月,调查该混交林内的松褐天牛成虫取食、产卵痕及幼虫孵化情况,10月以后调查雪松死亡情况;
(4)连续监测三年以上,如果树干或主枝上产卵痕,但没有幼虫成活,则可初步确认为抗松褐天牛幼虫;
2、人工饲养筛选
(1)人工饲料:取步骤1挑选出来的抗松褐天牛幼虫雪松的树皮和木质部,与本领域人员接受的人工饲料成分混合制成饲养虫源用的人工饲料;
(2)虫源:采集于马尾松诱木上2龄以前的松褐天牛幼虫;
(3)将幼虫接种于含人工饲料的试管内,在黑暗条件下,温度25℃,湿度70%,饲养15天,作为处理组;将幼虫接种于含有以等量马尾松树皮和木质部替代雪松的树皮和木质部制成的人工饲料的试管内,同样条件饲养,作为对照组;
(4)统计处理组和对照组中的松褐天牛的死亡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松褐天牛幼虫具有抗性的雪松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处理组中松褐天牛的死亡率为100%的雪松作为筛选获得的具有抗松褐天牛幼虫的雪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未经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77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干樱花树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五倍子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