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语音分析声纹识别的智能接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7543.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2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谢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6 | 分类号: | G10L15/26;G10L15/00;H04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语音 分析 声纹 识别 智能 警方 | ||
一种基于语音分析声纹识别的智能接处警方法,将语音识别技术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应用系统调用,并结合本地口音进行优化;获取电话的语音数据,并进行降噪、过滤、场景分割预处理,交由实时转写服务区;对获取的语音进行实时转写,展示相应的文本;实现将转写内容反馈给各云应用。本发明可以将语音报警数据充分利用起来,实现语音实时转写、智能分析、智能监督等功能,保障公共安全领域大范围的接警需要,提升报警接入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语音识别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语音分析声纹识别的智能接处警方法。
背景技术
当有报警电话呼入时,报警电话接线员根据报警人所描述的信息进行报警信息录入,由于每个人的讲话方式、语速、地方口音等等诸多不同,接线员在接听报警的电话的同时,要将报警人说的信息进行录入至接警系统界面中,可能报警人说话的语速过快,接警人无法快速的记录所有的信息;而且在整个的沟通过程中,是报警人和接线员进行实时双方的沟通,这时如果单纯的对语音进行转写,就会造成识别混乱,需要同时加入语音分流声别识别技术,实时对语音文件信息根据发话人进行分离,再进行文字转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语音分析声纹识别的智能接处警方法,可以将语音报警的语音数据充分利用起来,实现语音实时转写、智能分析、智能监督等功能,保障公共安全领域大范围的接警需要,提升报警接入智能化水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语音分析声纹识别的智能接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1)语音服务:将语音识别技术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应用系统调用,包含中文普通话、粤语等方言的听写能力,并结合本地口音进行优化;
(2)语音接入:获取电话的语音数据,并进行降噪、过滤、场景分割预处理,交由实时转写服务区;
(3)实时转写:对获取的语音进行实时转写,展示相应的文本;
(4)结果反馈:实现将转写内容反馈给各云应用。
本发明能提高接警效率,有效的保障记录无丢失、正确录入。系统按照服务接入现有接处警平台,无需增加硬件设备和改动原有系统架构,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可实现快速方便部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语音识别系统在语音识别平台支持下实现语音识别服务功能。
语音识别系统与录音系统对接,识别实时、分路、数字信号的电话数据,其中电话数据包括电话内容数据及话单等相关信息(如主叫、被叫、座席号、警号等)。
实时,是在用户接电话的同时,电话数据传给语音转写系统;
分路,是主叫和被叫的语音可以分离成多路语音提供给语音转写系统;
数字信号,提供数字信号的电话数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如下:
(1)语音服务:语音服务别是本发明的基础,各项语音技术在其中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应用系统调用,包括连续语音转写:将中文连续语音转成文字,包含中文普通话、粤语等方言的听写能力,并结合本地口音进行优化。
(2)语音接入:语音接入是本服务对外的统一接口,获取电话的语音数据,并进行降噪、过滤、场景分割等预处理,交由实时转写服务区。
(3)实时转写:对获取的语音进行实时转写,展示相应的文本。
(4)结果反馈:实现将转写内容反馈给各云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7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腔式微波辐射器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