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人脸识别的安保监控用安检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27119.7 | 申请日: | 2019-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9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锋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G01N23/04;G06K9/00 |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进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检门 门板 安保监控 人脸识别 底座 控制箱顶部 办事效率 防水涂层 工作步骤 脸部识别 门板表面 挡板 表面粘 固定架 排查 巡查 帮助 查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人脸识别的安保监控用安检门,包括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和底座,所述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的底部均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表面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口,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控制箱顶部的表面粘粘有防水涂层,本发明涉及安检门技术领域。该采用人脸识别的安保监控用安检门,可以给安检门增加脸部识别功能,让使用者不用对每位需要通过安检门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省去了大量的工作步骤,而且在巡查时更加简单,正在不需要人工进行帮助的情况下准确高效的将所需要查询的人物在通过安检门的人流中查出,提高办事效率,有效帮助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人脸识别的安保监控用安检门。
背景技术
安检门是一种检测人员有无携带金属物品的探测装置,又称金属探测门,金属探测安检门主要应用在机场,车站,大型会议等人流较大的公共场所用来检查人身体上隐藏的金属物品,如枪支,管制刀具等。市场上少数高档安检门可以做到当被检查人员从安检门通过,人身体上所携带的金属超过根据重量、数量或形状预先设定好的参数值时,安检门即刻报警,并显示造成报警的金属所在区位,让安检人员及时发现该人所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大部分工厂专用安检门仅仅辨别是否携带金属物品,定位并报警,防止产品被违规带出工厂。性能最好的安检门可以检测到回形针大小物品,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目前来说,日常使用的安检门功能较为单一,在需要根据特征寻找匹配人物时,安检门并不具备良好的人像特征查找功能,这样会经常出现所需要查询的目标人物经过安检门的安检后流失,让人们的努力白费。
现有的安保监控用安检门并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这样在根据特征寻找目标人物时很容易出现遗漏,一旦使用者因为长时间工作出现恍惚那么完全依靠安检门时将会非常危险,如果此时目标人物进行安检那么查出的几率极低,也就会出现目标人物丢失的问题,极其不利与人们使用,这种查询方式出现很大的安全漏洞,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威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人脸识别的安保监控用安检门,解决了现有的安保监控用安检门并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采用人脸识别的安保监控用安检门,包括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和底座,所述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的底部均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表面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口,并且两个限位口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口适配的卡孔,并且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顶部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并且控制箱顶部的表面粘粘有防水涂层,所述第一门板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控制箱右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并且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门板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护腔,并且防护腔的正表面与第二门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腔内腔背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透视检测器,所述透视检测器的发射端依次贯穿防护腔和第二门板并延伸至第二门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开关,并且控制箱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
优选的,所述转动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摄像头,并且摄像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的顶端通过转动轴与控制箱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锋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锋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7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