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纳米农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21802.X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6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刚;季英超;满虹宇;王明宇;刘彦雪;李子坤;曹晟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25/04;A01N25/22;A01P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薛鹏喜 |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治 天牛 松材线虫 纳米 农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新型纳米农药,所述新型纳米农药是以纳米Cu‑BTC为载体负载农药阿维菌素,制备得到纳米农药制剂;其中,作为载体的纳米Cu‑BTC粒径均匀稳定,分散性好,不会出现团聚;而且纳米Cu‑BTC内部为多孔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载药量高,并且具有很好的缓控释效果。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农药制剂由于其纳米尺寸,可以穿透植物的细胞壁屏障,将药物运输到树皮内,用于防治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新型纳米农药及其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是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是松树枯萎病的病原。被松材线虫感染后松的树木,其水分运输、光合作用、呼吸和蒸腾作用均会受到抑制,树皮变得干枯,针叶开始褪绿,变成褐色,逐渐萎蔫至死亡,给我国的林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松墨天牛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松墨天牛成虫不仅能在取食过程中传播松材线虫,其幼虫也会蛀食衰弱松树的皮层和边材,造成不规则的扁平坑道,后蛀人木质部,导致松树逐渐枯死。目前,针对松墨天牛幼虫没有很好的防治措施,而松墨天牛成虫啃食叶片,较先进的治理办法是通过无人机喷洒微胶囊混剂,有较好的触杀效果,然而不稳定的微胶囊形态以及突释现象明显等问题为松墨天牛成虫的防治带来阻碍。松材线虫现有的防治方法是通过注射的方式将农药注射到树干里,由于大多农药为疏水性的,很难在树干内运输,无法实现对松材线虫的胃毒或触杀。因此,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共同防治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
纳米农药是指利用纳米材料与制备技术,将原药、载体与辅剂进行高效配伍创制的农药制剂产品。利用纳米技术将农药粒子从传统的5μm降至100nm,农药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相比较于传统的农药剂型,纳米农药具有更小的尺寸、更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具有更好的分散性、更强的吸附力和更好的利用率。此外,纳米农药的载体通过对农药分子的包封,可提高农药分子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但由于纳米颗粒间的摩擦力(摩擦力源于静电力、范德华力和表面吸附力)非常显著,纳米颗粒包含大量的孔隙,其比表面积大,从而使得其更易凝聚或者凝结,因此,保持纳米颗粒尺寸的稳定是极其困难的,这制约了纳米农药的研究开发。
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由日本Kitasato研究所在土样中分离的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的特点,常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线剂,对鞘翅目、鳞翅目等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但是,阿维菌素难溶于水,而且在水和土壤中的光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2h和21h,是一种易光分解的物质。目前一般是将阿维菌素制成微胶囊的形式进行松材线虫的防治(CN106035356A),但微胶囊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团聚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新型纳米农药,有效解决了传统农药制剂药效低、可控性差、无法杀死树干内害虫、害虫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纳米Cu-BTC作为载体在制备纳米农药制剂中的用途。
上述用途中,优选的,所述纳米Cu-BTC的尺寸为40-90nm。
上述用途中,优选的,所述纳米Cu-BTC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乙酸铜和苯甲酸溶于正丁醇中,室温搅拌至溶解,得到第一溶液;将均苯三甲酸溶于四氢呋喃中,室温搅拌至溶解,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逐滴搅拌加入到第一溶液中,室温反应6-24h;反应结束后,离心得到沉淀,洗涤,干燥,得到纳米Cu-BTC。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溶液中,乙酸铜的浓度为3.0-4.0g/L,苯甲酸的浓度为8.0-40.0g/L。
更优选的,所述第二溶液中,均苯三甲酸的浓度为10.0-40.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1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