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下置的双向搅拌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20920.9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田;左晋宇;李文炜;张海霞;卜桐;李云飞;王召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21B4/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双向 搅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下置的双向搅拌桩机,包括桩机承台、压拔桩、导向杆、双向搅拌钻头、动力系统,所述导向杆设于桩机承台中间,并向下贯穿,所述导向杆的两侧安装有用于夹紧导向杆并带动导向杆上下运动的压拔桩,所述双向搅拌钻头设于导向杆的底部;所述动力系统设于桩机承台上,为整个桩机提供动力;减少钻杆转动时的动能耗散,同时内外钻杆不易出现堵管现象;利用可更换的齿片进行钻进,螺旋刀片只起搅拌作用,齿片易更换,钻进能力更强;螺旋刀片空间搅拌能力更强,桩身搅拌均匀成桩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下置的双向搅拌桩机,属于软弱土加固处理的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泥搅拌桩通过搅拌、固化软土并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土体强度参数,被广泛运用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近些年,水泥搅拌桩开始出现在航道边坡治理中,此类工程要求复合地基在边坡可能滑动的范围内都具备抗滑能力,对搅拌桩的成桩质量要求更高。通常采用双向搅拌桩技术,现有双向搅拌桩设备中,往往存在以下不足:其全部或部分动力系统设置在钻杆顶部,桩机重心较高,钻杆导向性差,施工过程可能出现桩机倾覆,安全性差;内外钻杆同时旋转且需长于搅拌桩设计桩长,转动过程中动力损耗大,且易发生堵管;在含有较大块石的场地施工困难,钻头和搅拌叶片易损坏,且不易更换;搅拌叶片空间搅拌能力弱,成桩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下置的双向搅拌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向搅拌桩设备中,其全部或部分动力系统设置在钻杆顶部,桩机重心较高,钻杆导向性差,施工过程可能出现桩机倾覆,安全性差的缺陷。
一种动力下置的双向搅拌桩机,包括桩机承台、压拔桩、导向杆、双向搅拌钻头、动力系统,所述导向杆设于桩机承台中间,并向下贯穿,所述导向杆的两侧安装有用于夹紧导向杆并带动导向杆上下运动的压拔桩,所述双向搅拌钻头设于导向杆的底部;所述动力系统设于桩机承台上,为整个桩机提供动力。
优选地,所述双向搅拌钻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所述双向搅拌钻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设有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内传动轴和外传动轴,所述外传动轴与第二套管连接,所述外传动轴内设有内传动轴,所述内传动轴与第三套管连接;所述第一液压马达与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端皆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外传动轴与内传动轴皆套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液压马达上的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外传动轴上的从动齿轮相连;所述第二液压马达上的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内传动轴上的从动齿轮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压马达与第二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与动力系统连接,所述液压管设在导向杆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管外部设有第一螺旋刀片。
优选地,所述导向杆内贯穿有喷浆管,所述喷浆管设有进浆口。
优选地,所述第三套管外部设有第二螺旋刀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旋刀片设有喷浆口,所述喷浆口与进浆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旋刀片设有可拆卸齿片。
优选地,所述压拔桩设有液压齿轮夹具和液压缸,所述导向杆设有与液压齿轮夹具相适配的齿槽。
优选地,所述导向杆的底部设有法兰,所述双向搅拌钻头通过法兰与导向杆底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将动力系统全部下置,大大降低桩机中心,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桩机倾覆,提高施工安全稳定;两组压拔桩设备同时工作保证匀速下钻和桩身垂直度;以导向杆替代传统搅拌桩机的定长内外钻杆,且将液压马达、内外钻杆集成在双向搅拌钻头中,减少钻杆转动时的动能耗散,同时内外钻杆不易出现堵管现象;利用可更换的齿片进行钻进,螺旋刀片只起搅拌作用,齿片易更换,钻进能力更强;螺旋刀片空间搅拌能力更强,桩身搅拌均匀成桩质量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0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